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嘎屋.幸運牙.護身符
嘎屋.幸運牙.護身符
產品編號:2047

零售價格 NT 900
批發價格 NT 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銅質 . 嘎屋 . 五色米 . 幸運護身符

尺寸 : 大約 5~7 公分 ( 多種樣式可以選擇 )

敘述 :

「護身符」在中文佛教圈通常指的是加持過的聖物,用來護佑佩戴者免除災厄、增福延壽。這類物品在佛教中被稱為「加持物」「佛牌」「護身佛」「聖物」(泰文:พระเครื่อง;藏文:སྲུང་ཡུལ 等)。

 

一、由來與歷史

1. **最早的源頭(印度佛教時期,約公元前2世紀~公元5世紀)**  

   - 佛教最早的「護身符」其實是「舍利塔」與「佛像」的縮小版。古印度信徒會把佛陀舍利、經文、佛像刻在小石片或泥印上(稱為「窯印佛」「鍥陀迦」,梵文:Tsa Tsa),隨身攜帶或埋在佛塔下,認為能得到佛的護佑。

   - 《大般涅槃經》《法華經》中提到「持經者得六根清淨、諸天護持」,因此把經咒寫在小布片、金屬片上縫進衣服裡,也成為早期護身符的原型。

 

2. **密教興起後的系統化(7~8世紀)**  

   - 唐代密教(真言宗、金剛乘)傳入後,出現大量「陀羅尼符」「咒語牌」。

   - 最著名的就是「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簡稱《寶篋印陀羅尼》),唐代不空三藏翻譯後,規定把這段咒印在小石塔或金屬片上,隨身佩戴或放在家中,可「消災延壽、滅除罪障」。這是漢傳佛教最早官方認可的護身符。

   - 西藏密教則發展出「護法嘎烏」(གའུ,Gau),裡面放入經文、舍利、藏藥、上師毛髮等,視為最強護身符。

 

3. **南傳佛教的佛牌文化(13世紀起)**  

   - 泰國、緬甸、柬埔寨最有名的「佛牌」起源於素可泰王朝(13~14世紀)。高僧會把佛像、經粉、聖土、花粉、舍利等混合壓製成小佛牌,再以古法加持108天或數年。

   - 最古老的系統性佛牌是「素可泰烏通佛牌」,後來龍婆陀(Somdej To)於拉達那哥欣王朝(19世紀)大量製作「崇笛佛牌」,奠定現代泰國佛牌文化的基礎。

 

二、最著名的典故與靈驗故事

1. **泰國:龍婆添的「錢幣必達」**  

   龍婆添(LP Tim,1979年圓寂)製作的2517~2522年錢幣佛牌,被譽為「防槍彈第一牌」。泰國至今流傳無數軍人、警察在槍戰中佛牌擋子彈、碎裂而人無事的案例,最知名的是1990年代泰南軍警的見證。

 

2. **泰國:二戰期間的龍普托(Luang Phor Toh)**  

   泰國士兵大量佩戴瓦特普拉多寺的「崇笛必打」佛牌,日軍入侵時許多士兵奇蹟生還,後來泰王拉瑪九世也長期佩戴此廟佛牌。

 

3. **西藏:蓮花生大士的「黑藥嘎烏」**  

   據說蓮師親自加持的黑藥丸放入嘎烏盒內,可辟邪避毒。1959年達賴喇嘛逃亡印度時,據說就佩戴了這種護身符,沿途毒蛇猛獸不近。

 

4. **漢傳:六字大明咒護身卡**  

   清代以來,許多高僧(如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都會把「唵嘛呢叭咪吽」或《準提咒》寫在小紅紙上,交給居士縫在衣服裡或掛在脖子上,認為可避車禍、刀兵劫。

 

三、護身符對佛教的影響

1. **正面影響**  

   - 增強一般民眾的信心:許多不識字的人透過隨身佩戴佛牌、咒卡,產生「佛在心中」的感覺,間接推動佛教普及。

   - 成為弘法資金來源:泰國許多古寺靠製作佛牌募款修寺、興學、賑災(如龍婆托的崇笛牌幾乎重建了整個曼谷舊城寺廟)。

   - 保存密法加持傳統:製作佛牌的「入定加持」「火裡不燒、水裡不溼」儀式,讓密教的口傳心授得以延續。

 

2. **負面影響與爭議**  

   - 商業化與迷信:現代佛牌市場價值動輒數十萬到數千萬泰銖,出現大量假牌、詐騙,導致「拜佛牌不拜佛」的現象。

   - 正統教義的質疑:早期上座部僧團曾批評「佛牌崇拜」是外道行為,泰國僧王曾在1950~1960年代禁止某些寺廟過度商業化。

   - 藏傳佛教內部也有人批評「嘎烏變成生意」,偏離原本「護持正法」的初衷。

 

總結

護身符從古印度隨身攜帶的舍利泥印,演變到今天五花八門的泰國佛牌、西藏嘎烏、漢傳咒卡,本質上是「將佛菩薩的加持力濃縮成可隨身攜帶的形體」。它既是佛教深入民間最有效的媒介之一,也因商業化而產生最大的爭議。對修行人而言,正信的態度仍是:「護身符只是增上緣,真正的護持來自三寶的攝受與自身的持戒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