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銅製神獸銅像 ( 大象 )
銅製神獸銅像 ( 大象 )
產品編號:3640-2

零售價格 NT 1200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黃銅 . 鑄造 ( 一對 )

尺寸 : 10.5 X11 cm

敘述 :

在藏傳佛教中,大象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其影響地位和使用方式源自於佛教的經典、傳說以及藏族文化與印度文化的交融。以下是關於大象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地位與使用方式由來的詳細敘述:

 

 一、大象在藏傳佛教中的象徵地位

1. **力量與智慧的象徵**:

   - 大象在佛教中常被視為力量、穩定與智慧的象徵。牠的龐大體型代表堅定的力量,而其溫和的性格則象徵慈悲與智慧的結合。這種特質與佛教追求的「大力智慧」相呼應。

   - 在藏傳佛教的藝術與文獻中,大象常出現在與菩薩或佛陀相關的圖像中,象徵承載佛法的力量。例如,在普賢菩薩的圖像中,六牙白象是其重要標誌,代表普賢菩薩廣大行願的穩固基礎。

 

2. **佛陀誕生傳說**:

   - 大象與佛陀釋迦牟尼的誕生有密切關聯。根據佛教經典,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懷孕前夢見一頭白象持蓮花從天而降,進入她的右脅,預示佛陀的降生。這頭白象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代表佛陀的聖潔與非凡。

   - 在藏傳佛教中,這一傳說被廣泛傳頌,白象因此成為純淨、吉祥與佛法降臨的象徵。

 

3. **吉祥八寶(八吉祥)中的地位**:

   - 在藏傳佛教的「八吉祥」(Ashtamangala)符號中,大象並非直接的八種聖物之一,但其形象常與吉祥天(Lakshmi)或財寶天王(Vaiśravaṇa)等財富與福報相關的神祇連繫在一起,象徵豐饒與繁榮。

   - 大象也常出現在藏傳佛教的唐卡(Thangka)與寺院裝飾中,特別是在描繪吉祥或守護意象時,強化其神聖地位。

 

二、大象在藏傳佛教中的使用方式

1. **宗教藝術與圖像**:

   - 大象常被描繪在藏傳佛教的唐卡、壁畫與雕塑中,特別是在與普賢菩薩或財寶天王相關的圖像中。例如,普賢菩薩常乘坐在六牙白象上,象徵其廣大願力與智慧的承載。

   - 大象的形象也出現在寺院的裝飾性建築中,如柱頭或門框雕刻,象徵保護與吉祥。

 

2. **宗教儀式與象徵物**:

   - 在某些藏傳佛教的儀式中,大象的形象可能被用作供奉或法器的裝飾,象徵穩定與力量。例如,在護法神崇拜中,大象可能作為護法神的坐騎,體現其威嚴與力量。

   - 在藏族的節慶或宗教遊行中,若條件允許,活體大象可能被用於宗教活動,特別是在與印度文化接觸密切的地區,這種做法從古代印度佛教傳統延續而來。

 

3. **文化與民間信仰的融合**:

   - 藏傳佛教吸收了部分印度教與本地苯教的元素,大象作為印度文化中的重要動物(例如印度教中的象神迦尼薩),在藏傳佛教中也被賦予了類似的吉祥意涵。

   - 在藏族民間傳說中,大象常被視為能帶來好運與財富的動物,其形象可能出現在護身符或祈福物品上。

 

三、大象象徵意義的由來

1. **印度佛教的傳承**:

   - 大象在藏傳佛教中的象徵意義主要源自印度佛教傳統。印度文化中,大象是皇權、力量與智慧的象徵,這種意象隨著佛教傳入西藏而被保留並轉化。

   - 《本生經》中記載了佛陀前世作為大象的故事,強調其慈悲與犧牲精神,這進一步強化了大象在佛教中的正面形象。

 

2. **藏族本土文化的融合**:

   - 雖然西藏高原因地理環境限制,當地並無大象生存,但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入,藏族人通過經典、藝術與口傳故事認識了大象的象徵意義。

   - 藏傳佛教將大象與本地信仰中的山神、護法神等形象結合,使其成為宗教與文化中的重要符號。

 

3. **六牙白象的特殊意義**:

   - 六牙白象是藏傳佛教中與普賢菩薩密切相關的象徵,源自《華嚴經》等大乘佛教經典。六牙代表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象徵修行者通往覺悟的六種完美實踐。

   - 這種象徵在藏傳佛教的教義與藝術中被廣泛採用,特別是在寧瑪派與噶舉派中,對普賢菩薩的崇拜使六牙白象成為重要的宗教圖騰。

 

四、總結

在藏傳佛教中,大象不僅是力量、智慧與吉祥的象徵,還與佛陀的誕生、普賢菩薩的行願以及財富與福報等概念密切相關。其象徵意義源自印度佛教的傳承,並在西藏的宗教與文化中被重新詮釋與吸收。大象的形象廣泛應用於宗教藝術、儀式與民間信仰中,成為藏傳佛教中重要的象徵符號之一。雖然藏族地區因環境限制較少使用活體大象,但其精神與圖像意義在藏傳佛教的教義與實踐中持續發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