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 : 紅銅色 . ( 附 底座 一組 )
尺寸 : 15 cm
敘述 :
十字杵,又稱十字金剛杵、羯摩杵或羯摩金剛杵(英文為Crossed Vajra或Visvavajra),是藏傳佛教(密宗或金剛乘)中重要的法器之一。它由兩個金剛杵交叉或四個金剛杵從中心向四方散射組成,象徵絕對的穩定、堅不可摧的智慧與慈悲的結合。在藏傳佛教中,十字杵的地位極高,被視為宇宙穩定與保護的象徵,常與須彌山(佛教宇宙中心)的描述相關聯,代表物質世界的堅固基礎。它不僅是儀式中的核心工具,還體現了密宗的哲學核心:智慧如金剛般堅硬,能摧毀無明與煩惱。
其影響深遠:
- **象徵意義**:十字杵代表四業(安撫、增益、攝受、摧毀),對應四個方向,象徵智慧的無所不在與圓滿成就。它與不空成就佛(Amogasiddhi)相關聯,能轉化嫉妒等煩惱,驅散邪惡、誘惑與欺瞞,從四方邀請智慧。同時,它體現智慧(般若)與慈悲(方便)的統一,象徵啟蒙的無限擴展與宇宙平衡。
- **文化與修行影響**:在藏傳佛教社會中,十字杵強化了密宗的儀式傳統,提升修行者的定力與保護力。它常用於壇城(mandala)設計中,作為底座支撐佛像或聖物,象徵永恆的穩定。對信眾而言,它是長壽、和諧與啟蒙的象徵,常融入日常冥想與藝術,影響藏族文化中的符號系統。
使用方式
十字杵的使用方式多樣,主要用於儀式、冥想與保護:
- **儀式應用**:在密宗修法中,常置於佛像、佛塔或容器下方作為底座,提供靈性保護,防止負能量入侵。僧侶會在修法時持握或放置於壇場,配合金剛鈴、金剛杵使用,象徵讚頌佛德與斷除三毒(貪、瞋、癡)。它也用於標記四個方位,穩定空間,消除罪障並圓滿事業。
- **冥想與日常使用**:修行者視覺化十字杵以穩定心智,增強專注與智慧。它可作為護符佩戴(如項鍊),或置於家中壇上,提醒平衡與正念。在視覺化練習中,它幫助驅散無明,增強靈性力量。
- **其他形式**:可為二維圖案(如印章)或三維立體物,用於封存聖物、文件或祈願文。
由來
十字杵的由來可追溯至古印度:
- **起源**:金剛杵原本是古印度兵器,為天神因陀羅(帝釋天)的雷電武器,象徵堅不可摧的力量。據傳,一位仙人死後,其骨頭變成金剛骨,因陀羅用之製成杵。後被佛教吸收,轉化為法器,代表佛智與真如。
- **在佛教中的演變**:約公元前後,隨密宗(Vajrayana)發展,金剛杵被引入佛教,象徵摧毀煩惱的智慧。十字形式源自兩個金剛杵的交叉,擴展為四方結構,體現宇宙學觀念(如須彌山支撐)。在藏傳佛教中,約7-8世紀隨密宗傳入西藏,成為金剛乘的核心符號,與不空成就佛的教義結合。
總體而言,十字杵不僅是法器,更是藏傳佛教哲學的縮影,強調穩定、保護與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