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勝樂金剛 紅銅/做舊/開臉30cm
勝樂金剛 紅銅/做舊/開臉30cm
產品編號:3711

零售價格 NT 75500
批發價格 NT X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紅銅色 . 臉部開光 ( 鎏金 ) 佛像底部 / 背部 可裝置聖物 .

尺寸 : 30 cm ( 中型佛像 )

敘述 : 

勝樂金剛(藏文:བདེ་མཆོག་,Wylie:bde mchog,梵文:Cakrasaṃvara)在藏傳佛教中是極為重要的本尊(Yidam),尤其在密宗(金剛乘)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屬於無上瑜伽部(Anuttarayoga Tantra)的本尊之一,與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等齊名,是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寧瑪、噶舉、薩迦、格魯)中廣泛修持的對象。以下從勝樂金剛的影響地位和使用方式由來進行敘述:

 

一、勝樂金剛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與地位

1. **核心本尊**:勝樂金剛是無上瑜伽部中母續(Mother Tantra)的代表,主要象徵轉化貪、嗔、痴三毒為智慧的過程。他的修持強調將世俗的情欲與執著轉化為解脫的智慧,因此在藏傳佛教密宗實修中具有核心地位。

   

2. **象徵意義**:勝樂金剛通常以忿怒相(Heruka)示現,藍色身軀,擁有多面多臂,象徵多面向的智慧與力量。他與明妃金剛亥母(Vajrayoginī)雙運的形象,代表智慧與慈悲的結合,體現空性與大樂的統一。這種雙運形象在密宗中是修行的核心象徵,旨在幫助修行者超越二元對立,證悟究竟實相。

 

3. **教派傳承**:

   - **薩迦派**:勝樂金剛是薩迦派的重要本尊之一,特別是在「十三金法」(藏文:gser chos bcu gsum)中,勝樂金剛的修法由薩迦初祖薩欽·貢噶寧波(Sa-chen Kunga Nyingpo)傳承下來。

   - **噶舉派**:在噶舉派中,勝樂金剛的修法由馬爾巴譯師(Marpa Lotsawa)從印度傳入,並由米拉日巴等傳承至今。

   - **寧瑪派**:寧瑪派將勝樂金剛納入其密續修持,特別是在一些大圓滿(Dzogchen)的輔助修法中。

   - **格魯派**:格魯派中,勝樂金剛與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並列為三大本尊,宗喀巴大師(Tsongkhapa)曾詳細闡述其修法。

 

4. **文化影響**:勝樂金剛的形象和修法不僅影響藏傳佛教的宗教實踐,也深刻影響了藏族藝術、唐卡繪畫、雕塑以及寺院建築的設計。他的曼陀羅(Mandala)被廣泛用於密宗灌頂和觀想修行,是藏傳佛教儀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勝樂金剛使用方式的由來

1. **印度起源**:

   - 勝樂金剛的修法起源於印度密教,約在8至11世紀間形成,屬於《勝樂金剛續》(Cakrasaṃvara Tantra)。此續由印度大成就者(如盧伊巴、薩拉哈等)傳承,強調以大樂(Mahāsukha)為修行核心,通過觀想、曼陀羅、咒語和儀軌來實現證悟。

   - 傳說勝樂金剛的修法由佛陀以本尊形相傳授,旨在幫助修行者快速超越世俗執著,證得佛果。

 

2. **傳入西藏**:

   - 勝樂金剛的修法於11世紀由馬爾巴譯師從印度那爛陀寺的成就者那洛巴(Naropa)處傳入西藏。馬爾巴將其傳給米拉日巴,後者進一步將其弘揚。

   - 同時,薩迦派的創始人薩欽·貢噶寧波也從印度學者如毗瓦巴(Virupa)等處獲得勝樂金剛的傳承,並將其納入薩迦派的修持體系。

 

3. **修持方式**:

   - **觀想與曼陀羅**:修行者通過觀想勝樂金剛的曼陀羅,將自身融入本尊的形象,進而淨化身口意。曼陀羅通常包含勝樂金剛與明妃金剛亥母,以及其他眷屬本尊,象徵宇宙的完整與和諧。

   - **灌頂(Initiation)**:修持勝樂金剛需要接受上師的灌頂,通過灌頂獲得本尊的加持,並進入修行的秘密階段。灌頂通常包括觀想、持咒、儀軌等。

   - **持咒**:勝樂金剛的主要咒語(Mantra)為「唵 薩瓦 布達 阿育卡 薩姆瓦拉 吽」(Oṃ Sarva Buddha Ḍākini Cakrasaṃvara Hūṃ),用於淨化心識與增進智慧。

   - **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勝樂金剛的修法分為生起次第(觀想本尊形象與曼陀羅)和圓滿次第(內在氣脈明點的修持),最終目標是證悟大樂空性。

 

4. **實修應用**:

   - 勝樂金剛的修法被用於去除內心的障礙,特別是貪欲與執著,通過將這些情緒轉化為智慧,幫助修行者達到解脫。

   - 在實際修行中,勝樂金剛的儀軌也用於超度、護摩(火供)、以及祈福等儀式,顯示其在藏傳佛教中的多功能性。

 

總結

勝樂金剛在藏傳佛教中是無上瑜伽部的核心本尊,象徵智慧與慈悲的統一,其修法從印度傳入西藏後,成為各大教派的重要傳承。他的地位不僅體現在宗教修行中,也影響了藏族文化與藝術。其使用方式源於印度密教的《勝樂金剛續》,通過灌頂、觀想、持咒等修持方式,幫助修行者轉化世俗執著,證悟空性與大樂的究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