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摩尼寶 ( 供具 ) 古銅色
摩尼寶 ( 供具 ) 古銅色
產品編號:3748

零售價格 NT 13000
批發價格 NT X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古銅色 . 鑄造 . 

尺寸 : 19 cm

敘述 :

摩尼寶(藏語:མ་ཎི། maṇi,意為「寶珠」)在藏傳佛教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與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藏語:ཨོཾ་མ་ཎི་པདྨེ་ཧཱུྃ།,Oṃ Maṇi Padme Hūṃ)相關的宗教與文化象徵。以下將從摩尼寶的由來、影響地位及使用方式三方面進行敘述:

 

 一、摩尼寶的由來

摩尼寶的起源與藏傳佛教中的觀音菩薩(藏語:སྤྱན་རས་གཟིགས།,Chenrezig)密切相關。根據藏傳佛教傳統,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是觀音菩薩的精髓咒語,象徵慈悲與智慧,而「摩尼」意為「寶珠」,與真言中的「Padme」(蓮花)結合,象徵觀音菩薩持有的如意寶珠,代表清淨與解脫的力量。

 

1. **傳說起源**:相傳六字真言由觀音菩薩傳授,旨在幫助眾生脫離輪迴之苦。藏傳佛教文獻記載,吐蕃時期(7世紀起),佛教由尼泊爾和唐朝傳入西藏,觀音菩薩信仰隨之深入。松贊干布贊普(藏王)被認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他推廣佛教時,六字真言逐漸成為核心修行法門。「摩尼寶」作為真言的象徵,開始融入藏族宗教與文化中。

   

2. **文化傳承**:摩尼寶的概念也受到印度佛教密宗的影響,特別是與蓮花生大士(8世紀)傳入西藏的密教傳統有關。他將真言與苯教元素融合,使摩尼寶成為藏傳佛教的重要符號,廣泛應用於宗教器物與日常修行中

 

 二、摩尼寶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與地位

摩尼寶在藏傳佛教中不僅是宗教符號,還深深影響了藏族的文化、藝術與社會生活,具有以下重要地位:

 

1. **宗教意義**:

   - **慈悲的象徵**:摩尼寶與六字真言相關,代表觀音菩薩的慈悲,幫助修行者淨化心靈、累積功德,並祈求眾生離苦得樂。

   - **普世性**:六字真言被認為是藏傳佛教中最普及的咒語,無論僧侶或平民皆可持誦,摩尼寶因此成為連結僧俗的橋樑。

   - **密宗核心**:在寧瑪派、薩迦派、格魯派等藏傳佛教派系中,摩尼寶與真言被用於密宗儀式,視為通往證悟的法器。

 

2. **文化影響**:

   - **藝術與建築**:摩尼寶的圖案常見於唐卡、佛像、寺院壁畫及摩尼石(刻有六字真言的石頭)。例如,西藏各地可見的摩尼堆(石堆)是信徒為祈福而堆砌的宗教標誌。

   - **社會習俗**:藏族民眾將摩尼寶融入日常生活中,如佩戴刻有真言的飾品、懸掛經幡等,體現了宗教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 **跨地域傳播**:隨著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尼泊爾、不丹及印度等地,摩尼寶的影響擴及這些地區,成為藏傳佛教文化的重要標誌。

 

 

3. **政治與歷史影響**:

   - 在格魯派興起及達賴喇嘛制度確立後(14世紀起),摩尼寶與六字真言成為政教合一體制下的精神象徵,強化了藏傳佛教在西藏及周邊地區的統治力。

   - 近代,摩尼寶作為藏族文化的代表,隨藏傳佛教傳播至西方,成為全球佛教徒認識藏傳佛教的標誌之一。

 

三、摩尼寶的使用方式

摩尼寶在藏傳佛教中的使用方式多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持誦六字真言**:

   - 修行者通過口誦、心念或書寫「唵嘛呢叭咪吽」,以摩尼寶為精神寄託,祈求觀音菩薩的加持。持誦真言被認為能淨化業障、增長福慧。

   - 藏族民眾常在日常生活中反覆念誦,無論行走、勞作或冥想,皆可進行。

 

2. **宗教器物**:

   - **轉經輪**:摩尼寶常與轉經輪結合,內裝六字真言的經卷。轉動經輪被認為等同於誦經,廣泛用於寺院與民間。

   - **摩尼石與經幡**:信徒在石頭或經幡上刻寫六字真言,放置於路邊或懸掛於高處,祈求風吹動經幡時將真言的加持傳遍四方。

   - **佛珠與飾品**:藏族人常佩戴刻有摩尼寶或六字真言的項鍊、戒指或手串,作為護身符與修行工具。

 

3. **儀式與修行**:

   - 在藏傳佛教的密宗儀式中,摩尼寶被用作供奉或觀想對象,修行者通過冥想摩尼寶與觀音菩薩的形象,達到身心清淨。

   - 大型法會中,僧侶會集體持誦六字真言,摩尼寶的圖案或器物常作為法會的中心象徵。

 

4. **日常應用**:

   - 藏族民眾在遇到困難、疾病或重大事件時,會持誦六字真言或觸摸摩尼寶相關物件,祈求平安與加持。

   - 摩尼寶也出現在建築裝飾中,如寺院門楣、佛塔頂部,象徵神聖與保護。

 

總結

摩尼寶作為藏傳佛教中觀音菩薩與六字真言的象徵,起源於吐蕃時期佛教的傳入與發展,深受印度密宗與本土苯教的影響。它在藏傳佛教中不僅是宗教修行的核心元素,還深刻影響了藏族文化、藝術及社會生活。其使用方式多樣,包括持誦真言、使用轉經輪、摩尼石、經幡等,體現了藏傳佛教普世慈悲的精神與實踐。摩尼寶的影響力已超越西藏,成為全球藏傳佛教信仰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