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煙供五色繩綑(小)
煙供五色繩綑(小)
產品編號:0308

零售價格 NT 100
批發價格 NT 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五色繩 . 煙供使用 . ( 特價商品無折扣 )

尺吋 : 42 gm ( 大約重量 )

敘述 :

在藏傳佛教中,**煙供**(藏語:བསང་མཆོད།,bsang mchod)是一種重要的儀式,旨在通過燃燒供品(如香料、藥草、食物等)產生煙霧,向諸佛、菩薩、護法神及眾生供養,以清淨環境、積聚福德、消除障礙並祈求加持。而**五色繩**(藏語:མདོས་རིས།,mdos ris 或 མདོས་ཐག།,mdos thag)則是藏傳佛教中與煙供或其他儀式相關的法器或象徵物,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以下將從**影響地位**、**使用方式**及**由來**三方面進行敘述:

 

### 一、煙供五色繩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地位

1. **象徵五行與宇宙和諧**:  

   五色繩通常由青(或藍)、黃、赤(紅)、白、黑五種顏色組成,代表五行(木、土、火、金、水)及五方(東、中、南、西、北)。在藏傳佛教中,五色繩象徵宇宙的平衡與和諧,與佛教的宇宙觀和五智如來(五方佛)相關聯,體現了智慧與慈悲的統一。

 

2. **淨化與加持功能**:  

   五色繩常被用於煙供、祈福或護摩(火供)等儀式中,經過咒語加持後,認為能驅邪避瘟、帶來吉祥與平安。它不僅是供養諸佛菩薩的媒介,也用於淨化環境、化解負能量,並為參與者帶來身心的保護與加持。

 

 

3. **連結世俗與神聖**:  

   五色繩在藏傳佛教中常作為橋樑,連結世俗與神聖的領域。在煙供儀式中,五色繩可能用於裝飾供壇或作為供品的一部分,象徵與諸佛、護法及眾生的溝通,促進福德與智慧的積累。

 

4. **藏傳佛教與苯教的融合**:  

   藏傳佛教的發展受到本土苯教(Bon)的影響,五色繩的應用也部分承襲了苯教的傳統。苯教以五色代表自然與宇宙力量,藏傳佛教將其融入密宗儀式中,賦予更深的佛教哲學內涵,體現了印藏文化合璧的特色。

 

 

 二、五色繩在煙供中的使用方式

1. **製作與加持**:  

   五色繩由五種顏色的絲線或布條編織而成,通常由法師或修行者在儀式前以特定咒語(如煙供咒或護法咒)進行加持,以賦予其靈性力量。加持後的五色繩被視為具有驅邪、祈福及保護的功效。

 

 

2. **煙供儀式中的應用**:  

   - **裝飾供壇**:在煙供儀式中,五色繩可能被懸掛於供壇、佛像或儀式場地周圍,象徵五方佛的加持,淨化環境並吸引正能量。  

   - **繫於身或環境**:信眾可能將加持過的五色繩佩戴於手腕、頸部,或懸掛於家中、寺廟、車內等處,以祈求平安、健康或事業順利。  

   - **作為供品**:在煙供中,五色繩有時會與其他供品(如香、藥草)一同焚燒,通過煙霧將供養傳遞給諸佛、護法及六道眾生,祈求消除業障與災厄。  

 

3. **特定場合的應用**:  

   五色繩也常出現在藏傳佛教的其他儀式中,如祈福法會、超度法事或護摩儀式中,用以標示神聖空間或作為供養的一部分。其使用方式因教派(如寧瑪派、格魯派)或具體儀式而略有不同,但核心目的是淨化與加持。

 

 三、五色繩的由來

1. **源於中國民間習俗與五行觀念**:  

   五色繩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國古代的民間習俗,特別是在端午節期間,民間以五色絲線(青、黃、赤、白、黑)編織成繩,繫於手臂以驅邪避瘟、祈求長壽,稱為「長命縷」或「五色縷」。這種習俗最早見於東漢《風俗通義》(約公元189-220年),記載五色線具有辟邪、避瘟的功效,與五行及五方觀念密切相關。

 

2. **藏傳佛教的吸收與轉化**:  

   隨著佛教於7世紀由尼泊爾毗俱底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傳入西藏(松贊干布時期),五色繩的習俗可能隨漢地文化進入藏區,並被藏傳佛教吸收,融入其密宗儀式中。藏傳佛教將五色繩與密續經典中的五行、五方、五智如來等教義結合,賦予其更深的宗教意義。

 

 

3. **苯教的影響**:  

   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苯教已廣泛使用五色元素來象徵自然與宇宙的力量。藏傳佛教在與苯教融合的過程中,吸收了五色繩的象徵意義,並將其應用於煙供、護摩等儀式中。蓮華生大士(Padmasambhava)於8世紀入藏後,將苯教的部分儀式與密宗結合,五色繩的使用可能在這一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

 

4. **密宗儀式的演變**:  

   在藏傳佛教的密宗傳統中,五色繩被視為「金剛線」(梵語:vajra thread),常用於灌頂、祈福或驅邪儀式。根據密續經典,五色繩經過咒語加持後,成為連結修行者與佛菩薩的媒介,象徵智慧與方便的雙運。這種用法在寧瑪派、格魯派等教派中均有體現,尤其在無上瑜伽續的修行中更為顯著。

 

 

總結

在藏傳佛教中,**煙供五色繩**不僅是實用的儀式法器,更是承載宇宙觀、密宗哲學與苯教傳統的象徵物。其影響地位在於其淨化環境、祈福護佑及連結神聖與世俗的功能,廣泛應用於煙供、祈福等儀式中。其使用方式包括裝飾供壇、佩戴或焚燒供養,均需經過咒語加持以增強靈力。五色繩的由來融合了中國民間五行習俗、苯教傳統及藏傳佛教的密宗教義,體現了藏傳佛教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