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 布料 . 印刷 . 卷軸 . ( 四臂瑪哈嘎拉 )
尺寸: 約122 x 83 公分
敘述 :
四臂瑪哈嘎拉(藏文:མགོན་པོ་ཕྱག་བཞི་པ།,梵文:Chaturbhuja Mahākāla)是藏傳佛教中重要的護法神之一,以其強大的護持力量和複雜的神話背景在藏傳佛教中佔有重要地位。以下將從其影響地位和神話故事由來兩個方面進行敘述:
一、四臂瑪哈嘎拉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與地位
1. **護法神的角色**
四臂瑪哈嘎拉是藏傳佛教中重要的「智慧護法」(藏文:ye shes mgon po),專門保護佛法、修行者以及寺院免受外在和內在的障礙。他的形象威猛,象徵摧毀無明、邪魔和惡業的力量。在藏傳佛教各派(如格魯派、薩迦派、寧瑪派和噶舉派)中,四臂瑪哈嘎拉被廣泛供奉,特別在格魯派中地位尤為顯著,視為宗喀巴大師的首要護法神。
2. **宗教與文化影響**
- **修行中的作用**:四臂瑪哈嘎拉被認為能幫助修行者消除修行道路上的障礙,如貪嗔癡三毒、外魔干擾以及內心迷惑。他的修持法門被用於淨化業障、增強智慧和保護修行成果。
- **寺院與儀式**:在藏傳佛教寺院中,四臂瑪哈嘎拉的供奉儀式(如供護法儀軌)是日常修行的核心部分。他的法會和供養活動(如燃燈、供香)在藏曆特定節日或重要法會中尤為隆重。
- **藝術與象徵**:四臂瑪哈嘎拉的唐卡和塑像常見於藏傳佛教藝術中,其形象不僅具有宗教意義,也成為藏族文化的重要象徵。他的形象常被用來提醒修行者正視無常與業力。
3. **各派傳承中的特殊地位**
- **格魯派**:四臂瑪哈嘎拉是格魯派的核心護法,與宗喀巴大師的傳承密切相關,被認為是大師親見並指定的護法神。
- **薩迦派**:在薩迦派中,四臂瑪哈嘎拉(特別是「帕瑪哈嘎拉」形式)與其他護法神並列,守護薩迦傳承的教法。
- **寧瑪派與噶舉派**:雖然其他護法神在這些派別中也重要,但四臂瑪哈嘎拉因其普適性和強大力量,仍廣受尊崇。
二、四臂瑪哈嘎拉的神話故事與由來
1. **神話起源**
四臂瑪哈嘎拉的起源與大黑天(Mahākāla)的神話密切相關,而大黑天本身是印度教濕婆(Shiva)的化身之一,後被佛教吸收並轉化為護法神。根據藏傳佛教傳說,四臂瑪哈嘎拉是大黑天的一種特殊顯現,其形象和功能在藏傳佛教中被進一步發展。
- **化身傳說**:據說四臂瑪哈嘎拉是觀世音菩薩(Avalokiteśvara)或金剛手菩薩(Vajrapāṇi)的忿怒化身,為了降伏魔障和保護佛法而顯現。他的四臂象徵四種事業(息、增、懷、誅),體現其多方面的護持力量。
- **與宗喀巴的聯繫**:在格魯派傳承中,宗喀巴大師(1357-1419)在修行中親見四臂瑪哈嘎拉,獲得其加持,並將其指定為格魯派的首要護法神。傳說中,宗喀巴在創建甘丹寺時,四臂瑪哈嘎拉承諾永遠守護該派教法。
2. **形象與象徵**
四臂瑪哈嘎拉的典型形象為:
- **外貌**:藍黑色身軀,忿怒相,頭戴五骷髏冠,象征五智;四臂分別持彎刀(斬斷無明)、顱碗(盛滿智慧甘露)、三叉戟(摧毀三毒)與繩索(束縛惡魔)。
- **象徵意義**:他的忿怒形象並非憤怒本身,而是慈悲的化現,旨在震懾邪魔、喚醒迷途眾生。他的四臂代表無所不能的護法力量,能同時執行多種事業。
- **伴隨眷屬**:四臂瑪哈嘎拉常伴有其他護法神或眷屬,如吉祥天女(Lhamo)或六臂瑪哈嘎拉等,共同守護佛法。
3. **神話故事中的事蹟**
- **降魔傳說**:據傳,四臂瑪哈嘎拉曾多次顯現,降伏危害佛法的魔眾。例如,在某些傳說中,他以雷霆之力摧毀外道邪神,保護佛教聖地。
- **與修行者的互動**:許多高僧大德在閉關或修行中,通過修持四臂瑪哈嘎拉的法門,獲得神通或加持,克服修行中的障礙。例如,宗喀巴大師在創立格魯派時,據說因四臂瑪哈嘎拉的護持,成功傳播教法。
三、總結
四臂瑪哈嘎拉在藏傳佛教中不僅是護法神的象徵,更是慈悲與智慧的化現,其威猛形象和強大力量深受修行者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