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薩班·貢嘎堅贊 ( 10cm 銅製佛像 )
薩班·貢嘎堅贊 ( 10cm 銅製佛像 )
產品編號:3449-1

零售價格 NT 700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銅製 . 鑄造 . ( 底部可裝聖物 )

尺寸: 約 10 公分

敘述 :

薩班·貢嘎堅贊(藏語:ས་སྐྱ་པཎ་ཆེན་ཀུན་དགའ་རྒྱལ་མཚན།,1182年-1251年),簡稱薩迦班智達(Sakya Pandita),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祖,也是西藏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宗教與政治領袖。他在宗教、文化、政治以及西藏與中原關係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意義不僅體現在宗教思想的傳承與發揚,還在於他促成了西藏與蒙古帝國的聯繫,對藏傳佛教的傳播和西藏的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以下將從薩班·貢嘎堅贊的生平、宗教意義、政治貢獻以及相關神話故事等方面進行敘述。

 

### 一、薩班·貢嘎堅贊的生平與背景

薩班·貢嘎堅贊出生於1182年,屬於薩迦派創始家族——昆氏家族(Khön)。他的父親是薩迦三祖扎巴堅贊(1147年-1216年),他自幼在薩迦寺接受嚴格的佛教教育,師從多位印度和西藏的大德,精通顯宗與密宗教義,特別擅長因明學(佛教邏輯學)、詩學、梵文和文學。他的學識淵博,被譽為「班智達」(Pandita,意為「大智者」),是藏傳佛教史上最傑出的學者之一。

 

薩班不僅精通佛法,還通曉醫學、語言學、天文學等多領域知識,撰寫了大量論著,其中最著名的是《正理寶藏》(Tibetan: ཚད་མ་རིགས་པའི་གཏེར།,Thsad ma rigs pa'i gter),這是一部系統闡述因明學的經典,對藏傳佛教的學術傳統影響深遠。他還著有《三律儀論》(藏語:སྡོམ་པ་གསུམ་བསྟན།,sDom pa gsum bstan),闡述戒律、菩提心和密宗修行的關係,成為薩迦派教義的核心文本之一。

 

### 二、薩班·貢嘎堅贊的宗教意義

1. **薩迦派教義的奠基者**  

   薩班·貢嘎堅贊被視為薩迦派教義的集大成者。他整理並完善了薩迦派的教法,特別是將印度佛教的那爛陀學術傳統與西藏本土文化結合,使薩迦派的教義更加系統化。他的學術成就使得薩迦派在藏傳佛教中確立了顯密兼修的特色,尤其強調大手印(Mahamudra)與道果法(Lamdré)的修行。他的《正理寶藏》不僅是因明學的經典,也為藏傳佛教的辯經傳統奠定了基礎。

 

2. **文殊菩薩的化身**  

   在薩迦派的信仰中,薩班被視為文殊菩薩(智慧菩薩)的化身,這一神聖身份賦予他極高的宗教地位。薩迦寺內供奉的文殊菩薩像被認為是薩班的本尊像,據傳在該像前念誦文殊經七天,可開啟智慧之門。這種神話化的形象強化了薩班在信眾心中的崇高地位,使其成為智慧與學識的象徵。

 

3. **文化與學術的傳承**  

   薩班精通梵文,推動了佛經的翻譯與研究,使藏文佛經的翻譯更加精確,保留了印度佛教的原貌。他的學術工作不僅促進了藏傳佛教的發展,還影響了藏族的語言、文學和文化傳統,被後世譽為「藏族文化之父」之一。

 

 三、薩班·貢嘎堅贊的政治貢獻

薩班·貢嘎堅贊的政治影響主要體現在他與蒙古帝國的互動,這一時期正值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統一中原。1240年,蒙古大汗窩闊台之子闊端(Godan Khan)率兵進逼西藏,希望與藏傳佛教各派領袖對話。薩班因其在藏傳佛教中的崇高聲譽被選為代表,於1244年帶著侄子八思巴(Phagpa)前往涼州(今甘肅武威),於1247年與闊端會面。

 

1. **西藏納入蒙古帝國版圖**  

   薩班在涼州與闊端進行談判,撰寫了著名的《致蕃人書》(Letter to the Tibetans),說服西藏各教派及貴族接受蒙古的統治條件,避免了戰爭,使西藏和平納入蒙古帝國版圖。這一事件標誌著西藏首次正式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奠定了後世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的基礎。

 

2. **奠定薩迦派的政教地位**  

   薩班的談判不僅保護了西藏的和平,也提升了薩迦派的政治地位。他的侄子八思巴後來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帝師」,統領全國佛教事務並協助管理西藏,薩迦派因此成為元朝時期西藏的實際執政教派。薩迦寺在薩迦王朝時期(1268年-14世紀)成為西藏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薩班的貢獻為此奠定了基礎。

 

 四、薩班·貢嘎堅贊的神話故事與傳說

薩班·貢嘎堅贊的神話故事主要源於藏傳佛教的宗教傳統與薩迦派的傳記文獻,這些故事將他塑造成一位智慧超群、具有神聖力量的聖者。以下是一些與薩班相關的傳說:

 

1. **文殊菩薩化身的傳說**  

   薩迦派認為薩班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這一信仰源於他的學識與智慧。據傳,薩班年幼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智慧,能在短時間內掌握複雜的佛經和學術知識。在薩迦寺的歐東仁增拉康(Ngadun Rinzin Lhakang)中,供奉的文殊菩薩像被認為與薩班有密切聯繫,信眾相信在該像前祈禱可獲得智慧加持。傳說中,薩班曾在文殊像前閉關修行,獲得了文殊菩薩的直接啟示,從而撰寫了《正理寶藏》等重要論著。

 

2. **與蒙古的智慧對決**  

   一個流行的傳說講述了薩班在涼州與蒙古大汗闊端會面時,通過智慧與辯才贏得了對方的尊重。據說闊端為考驗薩班的學識,提出了許多深奧的問題,涉及佛法、哲學和治國之道。薩班以其淵博的知識和清晰的邏輯一一解答,甚至讓蒙古貴族折服。這一傳說強化了薩班作為「班智達」的形象,顯示他在面對外族時不僅代表了宗教權威,也展現了文化與智慧的力量。

 

3. **神聖遺物的傳承**  

   薩迦寺內保存的許多聖物與薩班有關,例如文殊菩薩像和一尊玉卡姆度母像。據傳,這些聖物是薩班親自供奉的本尊像,具有神聖力量。特別是文殊菩薩像,被認為是薩班修行的本尊,信眾認為其蘊含薩班的智慧加持。此外,薩迦寺的鎮寺之寶——忽必烈贈予八思巴的白海螺,也與薩班的時代背景相關,象徵薩迦派與元朝的密切聯繫。

 

4. **降魔與護法的傳說**  

   在藏傳佛教中,護法神(如瑪哈嘎拉,大黑天)是重要的信仰對象。雖然沒有直接文獻記載薩班與護法神的具體神話故事,但薩迦派的教義強調護法神在修行中的作用。薩班作為薩迦派的領袖,可能參與了護法神崇拜的儀式,並傳承了相關密法。一些傳說認為,薩班在修行中曾借助文殊菩薩與護法神的力量,降服障礙,保護薩迦派的傳承。

 

 五、薩班·貢嘎堅贊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1. **宗教與文化的橋樑**  

   薩班通過將印度佛教的學術傳統引入西藏,並結合本土文化,推動了藏傳佛教的發展。他的翻譯工作和論著使藏文成為記錄佛教教義的重要文字,影響深遠。國學大師章炳麟曾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這與薩班的努力密不可分。[](https://zh.wikipedia.org/zh-tw/%25E8%2597%258F%25E5%2582%25B3%25E4%25BD%259B%25E6%2595%2599)

 

2. **政教合一的開創者**  

   薩班與蒙古的談判開啟了藏傳佛教政教合一的先河。他的努力使薩迦派在元朝時期成為西藏的執政教派,影響了後來的格魯派達賴喇嘛與班禪額爾德尼的政教合一模式。

 

3. **國際影響力**  

   薩班的談判使藏傳佛教的影響力擴展到蒙古和中原地區,為藏傳佛教的全球化傳播奠定了基礎。他的侄子八思巴後來在元朝擔任帝師,將藏傳佛教傳入中原,影響了蒙古、漢族及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

 

 六、結論

薩班·貢嘎堅贊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關鍵人物,他的宗教意義在於完善了薩迦派的教義體系,奠定了顯密兼修的學術傳統;他的政治貢獻在於通過與蒙古的談判,使西藏和平納入元朝版圖,開創了政教合一的模式;他的神話故事則將他塑造成文殊菩薩的化身,智慧與神聖的象徵。薩班不僅是宗教領袖,也是文化與政治的橋樑,他的遺產在薩迦寺的聖物、文獻和傳承中得以延續,被譽為「第二敦煌」的薩迦寺正是他影響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