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
產品編號:2884-6

零售價格 NT 550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銅鑄 . ( 底部可裝聖物 )

尺寸 : 高度 8 cm

敘述 :

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梵語:Kṣitigarbha,藏語:སའི་སྙིང་པོ།,音譯:賽寧波,Sai Nyingpo)是一位重要的菩薩,以其深廣的慈悲與救度眾生脫離苦難的誓願而聞名。以下是有關地藏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意義與由來的概述:

 

 一、地藏菩薩的意義

1. **救度六道眾生**:

   - 地藏菩薩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聞名,象徵其無盡的慈悲,特別專注於救度地獄、餓鬼等惡道眾生。在藏傳佛教中,他被視為引導眾生脫離輪迴苦海的慈悲化身。

   - 在藏傳佛教的脈絡中,地藏菩薩的角色與其他菩薩(如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相輔相成,共同承擔救度眾生的使命。

 

2. **守護與淨化**:

   - 地藏菩薩被認為是「地」的象徵,代表穩定、包容與滋養。他守護大地,淨化眾生的業障,幫助修行者克服內心的障礙。

   - 在藏傳佛教的修持中,地藏菩薩常被祈請以消除惡業、保護修行者免受外在與內在的障礙。

 

3. **與淨土的關聯**:

   - 雖然地藏菩薩在漢傳佛教中常與淨土宗的阿彌陀佛淨土有所關聯,但在藏傳佛教中,他更多被視為獨立的慈悲化身,專注於此世的救度,而非特定的淨土導引。

 

 二、地藏菩薩的由來

1. **經典基礎**:

   - 地藏菩薩的形象與教義主要源自於《地藏菩薩本願經》(Kṣitigarbha Sūtra),這部經典詳細記載了地藏菩薩的誓願與事蹟。雖然這部經典在漢傳佛教中更為流行,但在藏傳佛教中也有相應的教法與傳承。

   - 在藏傳佛教的《大藏經》中,地藏菩薩的相關教法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融入密續或本尊修持中。

 

2. **藏傳佛教中的獨特詮釋**:

   - 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的形象可能與某些本尊(如金剛手菩薩或護法神)有某種程度的融合,體現其守護與淨化的功能。

   - 藏傳佛教強調密續修持,地藏菩薩有時被視為密續中的本尊之一,與特定的儀軌、曼陀羅或觀想修法相關。

 

3. **文化融合與傳播**:

   - 地藏菩薩的崇拜從印度傳入中原後,隨著佛教傳入西藏,逐漸融入藏傳佛教的傳統中。雖然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不如觀音菩薩或文殊菩薩那樣普遍受到供奉,但其慈悲形象仍深入修行者的心中。

   - 在藏傳佛教的寺院或藝術中,地藏菩薩的造像較少單獨出現,更多是作為諸菩薩之一,與其他本尊共同出現在曼陀羅或壁畫中。

 

 三、地藏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修持

1. **儀軌與祈請**:

   - 藏傳佛教徒可能通過特定的地藏菩薩儀軌來祈求消業、救度亡魂或保護自身。這些儀軌通常包含咒語、觀想與供養。

   - 地藏菩薩的咒語(如「唵 哈哈哈 毗沙摩 地藏 娑訶」)在藏傳佛教中可能被用於特定的修持,特別是在超度亡魂或淨化惡業的法會中。

 

2. **與輪迴的關聯**:

   - 地藏菩薩的誓願與藏傳佛教「六道輪迴」的教義密切相關。他被視為能夠深入六道,特別是地獄道,救拔受苦眾生,與藏傳佛教中強調的慈悲與利他精神相符。

 

 四、與漢傳佛教的區別

- 在漢傳佛教中,地藏菩薩的形象更為深入民間,與孝道、超度亡魂密切相關(如地藏王菩薩的稱呼)。而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的角色更偏向於密續修持與本尊觀想,較少強調民間化的超度功能。

- 藏傳佛教的藝術中,地藏菩薩的形象可能與漢傳佛教有所不同,通常更具象徵性,且融入藏傳的唐卡風格。

 

 五、總結

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代表無邊的慈悲與救度力量,特別是在幫助眾生脫離惡道、淨化業障方面。他的由來與印度佛教的經典傳承有關,並在西藏的密續傳統中獲得獨特的詮釋。雖然地藏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顯著性不如觀音或文殊菩薩,但其深廣的誓願與守護功能,使其在修行與儀軌中仍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