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產品編號:2884-3

零售價格 NT 550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銅鑄 . ( 底部可裝聖物 )

尺寸 : 高度 8 cm

敘述 :

文殊菩薩(藏文:ཇམ་དཔལ་དབྱངས་,Jampeyang,梵文:Mañjuśrī)在藏傳佛教中是極為重要的菩薩之一,代表智慧、洞察力與知識,被尊為「智慧菩薩」。以下是關於文殊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意義與由來的概述:

 

 意義

1. **智慧的象徵**:文殊菩薩被視為智慧的化身,特別是大智慧(般若,Prajñā),能夠破除無明與迷惑,引導眾生通往覺悟。他的智慧不僅是世俗知識,還包括對佛法真理的深刻理解。

2. **教化與辯才**:文殊菩薩以其無礙的辯才聞名,能以清晰的語言傳播佛法,啟發眾生。他常被視為佛陀教法的守護者與傳播者。

3. **慈悲與行動**:雖然以智慧著稱,文殊菩薩也體現慈悲,通過智慧幫助眾生脫離苦海,與其他菩薩如觀音(慈悲)與金剛手(力量)共同構成藏傳佛教中的重要菩薩形象。

4. **多種化現**:在藏傳佛教中,文殊菩薩有不同的化身形式,如忿怒相(如大威德金剛,Yamantaka)或溫和相(如文殊師利),適應不同眾生的需求。

 

 形象與象徵

- **典型形象**:文殊菩薩通常被描繪為手持利劍(右)與般若經典(左),騎乘獅子。利劍象徵斬斷無明與煩惱,經典代表智慧的教法,獅子則象徵勇猛與威嚴。

- **顏色與形態**:常以金黃色或白色示人,象徵純淨與光明。藏傳佛教中,他有時以單一形象出現,有時則以多臂、多頭的複雜形象展現,代表多方面的智慧與能力。

 

 由來

1. **印度佛教根源**:文殊菩薩的崇拜起源於印度大乘佛教,特別是在《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他被描述為佛陀的重要弟子,具備無上智慧。隨著大乘佛教傳入西藏,文殊菩薩的崇拜被納入藏傳佛教的信仰體系。

2. **藏傳佛教的發展**:在藏傳佛教中,文殊菩薩被視為諸佛智慧的化現,與藏地文化中的學術、知識傳承密切相關。他常被認為是藏傳佛教高僧與學者的守護者,例如宗喀巴大師(格魯派創始人)被認為與文殊菩薩有特殊淵源。

3. **歷史與傳說**:藏傳佛教認為,文殊菩薩曾在人間化現為重要人物。例如,五台山(中國)被視為文殊菩薩的道場,藏傳佛教徒也常前往朝聖。此外,藏傳佛教的一些重要文獻與教法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啟示。

4. **密宗中的角色**:在藏傳密教中,文殊菩薩不僅是智慧的象徵,還與特定密續(如《文殊真實名經》)和修持法門相關。他的忿怒相大威德金剛是降伏魔障的重要本尊,廣受修持。

 

 文化影響

- **學術與教育**:文殊菩薩在藏傳佛教中與學習、寫作、辯經等知識活動密切相關。許多藏傳佛教徒在學習或考試前會祈請文殊菩薩加持,以增進智慧。

- **藝術與文學**:文殊菩薩的形象廣泛出現在唐卡、雕塑和寺院壁畫中,他的咒語「唵阿惹巴札那諦」(Oṃ Ara Pa Ca Na Dhīḥ)被認為能激發智慧,廣為誦持。

- **政治與歷史**:在藏地歷史中,一些統治者或高僧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如吐蕃時期的一些贊普(國王)或後來的達賴喇嘛。

 

 總結

在藏傳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與覺悟的象徵,通過他的教導與加持,引導修行者破除無明,證得佛果。他的由來從印度大乘佛教延續至藏傳佛教,並在藏地文化中發展出獨特的崇拜形式,影響深遠。无论是學術、修行還是藝術,文殊菩薩的形象與教法都貫穿藏傳佛教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