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訂單
USA Gallery
/
台灣店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E-mail 分享
●
Email
留言訊息
●
驗證號碼
批發商:
/
購物車:
好像蓮生於池,成長在水中,浮出水面並不受染著;而我生於塵世長於斯,也未受俗塵所染!--釋迦牟尼佛
產品目錄
臧巴拉佛教文物 / 藏傳佛教
其他
八吉祥、七政寶、牌匾、立座
純銅
鍍金
手繪 - 樹脂
牌匾
多瑪
底座
鍍金
彩繪波麗
舍利塔
鍍金
水晶
金屬/玻璃
壓克力
舍利子
儀式周邊用具
法器
法會用具
儀式容器
察察模具
供品類
供杯
寶瓶
海螺
曼達盤
護法供杯
修法米罐
寶石碎片
其他
蓮花或燈
樂器
鈴 & 金剛杵
鈸
唱缽
鼓
嗩吶
紡織品
門簾
哈達
地毯/坐墊
壁掛
佛桌裝飾配件
東方服裝
佛像
佛像底座
鍍金佛像
木頭
銅全瑬金
半鎏金
水晶
黃紅青铜
裝藏物
樹脂 ( 波麗金 材質 )
彩繪 - 樹脂 ( 波麗金系列 )
唐卡
錦緞刺繡
畫布印刷
針織印刷
佛卡
護背卡英文簡介
護背卡中文簡介
貼紙 - 金色
貼紙 - 彩色
卡 - 錢包大小
卡 - 金色
其它
天馬旗
直立旗
橫掛旗
風馬紙
禮品
其它
装饰
香品、油燈類、轉經綸
風水
球體
招財
護身符
其他
底座
盤香
2小時藏香
4小時藏香
2小時沉香
4小時沉香
2小時檀香
4小時檀香
24小時藏香
臥香
6吋藏香 80公克
8吋藏香 75公克
8吋藏香 130公克
8吋檀香 75公克
8吋沉香 75公克
香粉
80 公克 香粉
隨身包
75公克
300公克
500~600公克
手工藏香
藏香
酥油類
備用燈蕊
酥油&蠟燭
草本精華清潔系列
草本潔面
轉經輪
底座
壁掛式安裝
電動轉經輪
太陽能轉經輪
手轉經輪
手捻轉經輪
轉經輪飾品
燭台、燈杯
鍍金
玻璃
金属
景泰藍
水晶類
瓷器
樹脂
香爐
銅
木頭
鍍金
陶瓷
24小時壇城香爐
其他香品
其它香品
香塔
念珠系列/CD
念珠袋
錢包及手袋
念珠
硃砂
金屬
半寶石
水晶
車渠
雪雲石
種子
珊瑚
木頭
骨
手念珠
硃砂
種子
珊瑚
金屬
半寶石
木頭
念珠配件
隔珠 & 流蘇
念珠頭
計數器
CD & DVD
高端音頻CD
書
英語
中文
修行
飾品系列 / 西藏天珠
墜子
風水
嘎屋(可裝物)
鍍金
咒語、種子字
雪雲石
綠松石
水晶
辰砂
護身符
銀和朱紅
隨身掛飾
本尊掛飾
小法器
幸運
咒語
戒指
咒環
手鐲
雪雲石
钢
朱砂
水晶
玉
木頭/種子
绿松石
玻璃
骨頭
金屬
瑪瑙
銀
琥珀蜜蠟
項鍊
車渠
碧玺
珊瑚
骨頭
其它
胸針
珠子
配件
耳環
耳環
串珠
串珠
天珠
刻珠
新天珠
珠
典藏珍寶 / 老天珠
Pendant
老珠
天珠系列
線珠系列
念珠
其它珠
古董珠
唐卡
佛部
菩薩部
財神部
佛母部
皈依境
金剛部
上師部
佛像
上師部
佛部
菩薩部
金剛部
佛母部
財神部
護法部
其他
玉
聚寶盆
天鐵
背帶式嘎烏
舍利塔
法器
杵類
古董鈸
嘎巴拉
首飾
不鏽鋼
墜子
手鐲
項鍊
嘎屋
訂閱電子報
退閱
/
訂閱
訂閱
/
退閱
Wed
2025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知識寶庫
適合與不適合剪頭髮的農...
雪晶 的 由來 與 使用療...
知識內容
More
關於網站
送貨與退貨
常見問題
網站地圖
公司簡介
關於臧巴拉佛教
我們的合作商
社會責任
法律效應
隱私權聲明
使用條款
商品目錄
臧巴拉目錄 2013
臧巴拉目錄 2018
瑪哈嘎拉法座前飾布 . 桌布
瑪哈嘎拉法座前飾布 . 桌布
產品編號:0574
零售價格
NT
5000
元
批發價格
NT
XXXX
元
《觀看
批發價
請先 (
申請
)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彩色印染 . 刺繡 . 織布 . 瑪哈嘎拉圖案 . 桌布
尺寸 :
81 X 72 cm
敘述 :
「佛桌桌布」(也稱佛桌桌巾、壇城布或佛堂桌布)是佛教壇場(佛堂或供佛桌)上常用的一種裝飾布料,主要用來鋪在佛桌表面,作為佛像、法器或供品的墊底。它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如保護桌面、吸附香灰),更承載了深厚的宗教象徵意義。在佛教傳統中,桌布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的早期儀式實踐,後經中國漢傳佛教及西藏密宗的演變,成為現代漢傳與藏傳佛教的常見用品。
歷史起源
- **印度佛教時期(約公元前5世紀起)**: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早期寺院(如阿育王時期建造的 stupa 和 vihara)在供奉佛像或法器時,常用絲綢或棉布作為「壇城布」(mandala cloth)的原型。壇城(mandala)是密宗中象徵宇宙結構的圖案,布料上繡有蓮花、曼陀羅或八吉祥符號,代表純淨與莊嚴。這些布料源自吠陀傳統的祭壇布(vedi),用於分隔聖潔空間,防止塵垢汙染供品。根據佛教經典如《華嚴經》和《金剛經》,供佛時需以「潔淨之物」鋪陳,布料即由此演化而來,象徵「離垢」(遠離煩惱)的境界。
- **傳入中國與漢傳佛教演變(漢唐時期,約公元1-10世紀)**:隨著佛教東傳,桌布形式融入中國道教與儒家祭祀文化。唐代(618-907年)時,絲綢業發達,佛寺常用黃色或紅色絲布作為桌布,繡以佛像或經文(如《心經》)。宋代(960-1279年)起,家庭佛堂興起,桌布成為家用常見,材料從絲綢轉為棉麻,價格更親民。明清時期(1368-1912年),受宮廷影響,桌布設計更精緻,常見邊緣滾金邊或刺繡蓮花,象徵佛法永駐。歷史文獻如《大藏經》記載,供佛桌需「布潔淨」,這成為桌布的宗教依據。
- **藏傳佛教的影響(7世紀起)**:在西藏,桌布稱「chog tsher」(藏文:ཆོག་མཚོན་),源自苯教傳統的祭壇布,後融入密宗。這些布料多為手工織染,圖案包括壇城曼陀羅、金剛杵或護法神像,用於修法時營造神聖氛圍。現代尼泊爾與西藏出口的佛桌桌布,常見厚實棉質,尺寸約80-100cm方形,源自8世紀蓮花生大士傳入的密宗儀軌。
總體而言,佛桌桌布的由來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從印度祭壇布的實用需求,演變為象徵「淨土莊嚴」的宗教器物。它反映了佛教「供養三寶」(佛、法、僧)的原則,強調環境的潔淨與美觀,以助修行者生起恭敬心。
使用時機
佛桌桌布的使用時機主要與佛教儀式和日常供養相關,強調「時潔淨、意恭敬」。以下是常見場合:
- **日常供養**:在家或寺院佛堂的常設使用。每日早晚課誦經或上香時鋪上,作為佛像基座,象徵每日「淨化心靈」。適合新月、滿月或農曆初一、十五等吉日。
- **法會與慶典**:如佛誕(農曆四月初八)、成道日(十二月初八)、涅槃日(二月十五),或盂蘭盆會(七月十五)。大型法會時,桌布需更換新品,搭配鮮花、水果供品,營造喜慶氛圍。
- **特殊儀式**:超度法會、傳法灌頂或家庭開光(佛像安座)時使用。藏傳佛教中,修密法(如觀想壇城)時,必鋪桌布以助入定。忌在喪事或汙穢場合使用,以免「染垢」。
- **風水與家居**:在華人文化中,佛桌桌布也用於家居風水調整,如擺放於客廳東南方,祈求平安。忌在臥室或廚房使用,避免混雜凡俗氣息。
使用方式
使用佛桌桌布需注重禮儀,步驟如下,目的是展現虔誠與整潔:
1. **準備與清潔**:
- 選擇材質:絲綢(高級,象徵華貴)、棉麻(日常,吸水防滑)或合成纖維(耐用)。顏色以紅(喜慶)、黃(佛色)、白(純淨)為主,圖案宜蓮花、卍字或經文,避免動物圖案。
- 清潔:使用前以溫水輕洗(忌漂白劑),晾乾後灑淨水(加少許鹽或米)灑淨。藏傳布料可用薰香淨化。
2. **鋪設步驟**:
- 選位:佛桌置於潔淨高處(高過頭頂),面向東或北。桌布大小略大於桌面(多出5-10cm),以垂邊為美。
- 鋪陳:雙手持布兩角,從後方(面向佛像)輕柔鋪平,邊緣對齊。中央置佛像或法器(如香爐、蠟燭、水瓶),周圍擺七供(鮮花、燈、塗香等)。
- 禁忌:勿皺褶或傾斜;鋪設時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三遍,表達恭敬。桌布不可踩踏或用於世俗(如餐桌)。
3. **維護與更換**:
- 每日:上香後輕拭灰塵,保持乾淨。
- 更換:每3-6個月換新(或遇汙穢時),舊布可捐寺廟或焚化(象徵回歸大地)。
- 風水細節:桌布下可墊紅布(增旺氣),但忌鏡子反射,以免散氣。
4. 佛家的喜好型式 . 亦可衡量自身的佛桌使用方便的尺寸
| 漢傳佛教
**材質偏好** | 絲綢、棉質,輕薄
**圖案** | 蓮花、經文
**尺寸** | 60-90cm方形
**象徵** | 淨土莊嚴
| 藏傳佛教 |
**材質偏好** | 厚棉、手織,耐用
**圖案** | 壇城曼陀羅、金剛符
**尺寸** | 80-120cm.適合法器
**象徵** I 宇宙結構、入定助緣
使用桌布不僅是形式,更是修心之道,能幫助信眾在忙碌中培養正念。若在家初設佛堂,建議咨詢寺廟師父,以確保合宜。透過這些傳統,我們能感受到佛教的智慧與美學融合。
PS : 請盡量保持桌布清潔 . 如有破損 . 建議立即更換 . 舊損桌布可經由火化處理 . 如需丟棄 . 請單獨使用垃圾袋包裹在丟棄 .
© 2025 Zambal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
服務信箱:
ZambalaLLC@gmail.com
電話:02-2100-1919 傳真:02-2523-1515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04號
Unless stated otherwise in content's license. Design By
DeviseTop
資料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