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 : 刺繡 . 布料 . 錦緞 ( 大日如來法相 )
尺寸 : 155 X 100 cm ( 大約尺寸 )
敘述 :
大日如來(梵語:Vairocana,藏語:rNam-par-snang-mdzad)在藏傳佛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密教(金剛乘)中最核心的佛陀之一,代表宇宙的根本真理與智慧。以下是有關大日如來在藏傳佛教中的意義與由來的概述:
**意義**
1. **宇宙本源與法身佛**:
- 大日如來被視為「法身佛」,象徵佛性的本質與宇宙的根本真理。他是所有佛陀的本源,體現了空性與智慧的完美結合。
- 在藏傳佛教的密教系統中,大日如來是「五方佛」(五智如來)的中心,代表「法界體性智」,即了悟宇宙本質的智慧。
- 他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象徵一切現象的本體與最終實相。
2. **光明與遍照**:
- 「大日」意為「大光明遍照」,象徵他的智慧之光能照亮無明,引導眾生從迷妄中覺醒。
- 這種光明不僅是智慧的象徵,也代表慈悲與加持力,遍及宇宙一切眾生。
3. **密教修行的核心**:
- 在藏傳佛教的密續(譬如《大日經》)中,大日如來是修行的最終目標,修持者通過觀想、曼陀羅(mandala)與儀軌來與大日如來的智慧相應,實現自心與宇宙本性的合一。
- 大日如來的曼陀羅(特別是胎藏界與金剛界曼陀羅)是密教修行的重要工具,象徵宇宙的結構與眾生的內在本性。
4. **五方佛中的定位**:
- 大日如來位居五方佛的中央,其他四佛(阿閦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不空成就如來)分別代表不同的智慧與面向,共同構成宇宙的和諧。
- 他統攝五智,象徵一切佛法的總和與圓融。
**由來**
1. **印度密教的根源**:
- 大日如來的概念源自印度佛教的密教傳統,特別是在公元7至8世紀發展的《大日經》(Mahāvairocana-sūtra)與《金剛頂經》(Vajraśekhara-sūtra)。這些經典奠定了大日如來作為密教核心佛陀的地位。
- 在印度,密教融合了大乘佛教的空性思想與婆羅門教的儀式元素,大日如來被塑造成宇宙本體的象徵。
2. **傳入藏傳佛教**:
- 隨著密教在8世紀由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等人傳入西藏,大日如來的崇拜與相關密續經典被引入藏傳佛教。
- 在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寧瑪、噶舉、薩迦、格魯)中,大日如來均被尊崇,尤其在寧瑪派與薩迦派的密續修行中有重要地位。
- 藏傳佛教的曼陀羅藝術與儀軌中,大日如來常以白色或金色形象出現,頭戴五佛冠,手持法輪或金剛杵,象徵其統攝一切的智慧與權威。
3. **與藏傳佛教的融合**:
- 在藏傳佛教中,大日如來的形象與本地信仰結合,成為許多本尊(Yidam)修行的核心。例如,在時輪金剛(Kalachakra)密續中,大日如來的智慧與宇宙觀念被進一步深化。
- 藏傳佛教強調通過觀想大日如來來淨化身口意,實現與宇宙本性的合一,這與藏傳佛教的「即身成佛」理念密切相關。
**象徵與形象**
- **外觀**:大日如來通常被描繪為端坐於蓮花座上,膚色為白色或金色,頭戴五佛冠,象徵五智的統合。手印(mudra)常為「智拳印」(右拳包覆左手指),代表智慧與慈悲的結合。
- **曼陀羅**:大日如來的胎藏界曼陀羅與金剛界曼陀羅是密教修行的核心圖像,象徵宇宙的結構與眾生的內在本性。
- **咒語**:大日如來的咒語(如「唵 阿 吽 縛日羅 吒 吽」)在密教儀軌中被廣泛使用,用以淨化身心並與大日如來的智慧相應。
**總結**
在藏傳佛教中,大日如來是宇宙真理與智慧的終極象徵,代表法身佛的本質與一切佛法的圓融。他的由來可追溯至印度密教的經典,並在藏傳佛教中被深化與系統化,成為密續修行的核心。通過觀想與儀軌,修行者試圖與大日如來的智慧相應,實現解脫與成佛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