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十寸金剛座噶當塔
十寸金剛座噶當塔
十寸金剛座噶當塔
產品編號:3590

零售價格 NT 25000
批發價格 NT X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銅質 . 鑄造 . 鑲崁寶石 . 鍍金

尺寸 : 10 吋 . 大約30公分左右

敘述 :

金剛座噶當塔的概述

 

金剛座噶當塔(Vajrasana Kadampa Stupa),又稱噶當塔或金剛寶座式噶當塔,是藏傳佛教中一種重要的佛塔形式。它以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剛座(Vajrasana)為原型,象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地,融合了密宗金剛界的五方佛意象。這種塔不僅是建築藝術的代表,更是佛教傳承與供養的象徵物,在藏傳佛教尤其是噶當派中佔有核心地位。以下將詳細敘述其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由來以及相關故事。

 

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

 

金剛座噶當塔在佛教儀式中扮演多重關鍵角色,主要體現為供養、加持與功德積累的載體。它不僅是物理結構,更是精神與法脈的象徵,常用於密宗的灌頂、護摩與祈願儀式中。

 

- **供養與曼達的「意」部**:在傳法灌頂大法會或護摩儀式中,噶當塔代表曼達(壇城)的「意」部分,與身(佛像)和語(經文)並列,用於供養上師與諸佛。信眾可將舍利、經咒聖物裝入塔內(稱為「裝臟」),以象徵傳承的永續。舉例而言,在真佛宗的阿底峽尊者護摩大法會中,此塔被用作中央供養物,周圍擺放多層荟供(供品),法會後供品加持力會分發給參與者,強化集體加持。

 

- **繞塔與功德積累**:信眾右繞(順時針繞行)噶當塔是常見儀式,可消除業障、化解災厄(如四大種、地、水、火、風的惡難,以及星宿沖犯)。此舉能增上福德、智慧與壽命,特別適合化解人事紛爭或家庭不和。據記載,虔誠繞塔的功德廣大無邊,等同於供養諸佛,助修行者堅固傳承加持力,是日常祈願與閉關儀式的核心實踐。

 

- **祈願與化解障礙**:在寧瑪派或噶當派的法會中,塔常置於壇場中央,用於誦經持咒、禅定或荟供,助參與者圓滿智慧資糧與二資糧雙運(福慧雙修)。它也能清淨三昧耶戒違犯,驅除邪靈魔障,象徵從無明中出離,達到顯空雙運的境界。

 

總體而言,噶當塔不僅是儀式的物理焦點,更是連結師徒法脈的橋樑,強調敬師與恭敬傳承的精神。在現代藏傳佛教社區中,它常出現在寺院建築或個人壇城中,作為日常拜懺與祈福的工具。

 

由來與歷史故事

 

金剛座噶當塔的由來可追溯至印度密宗建築,後經阿底峽尊者傳入西藏,與噶當派的創立緊密相連。其故事充滿傳奇色彩,體現佛教在高原的復興與傳承的堅韌。

 

- **起源於印度金剛座**:最早的金剛寶座式塔源自印度比哈爾邦的摩訶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建於釋迦牟尼佛成道之處的金剛座上。此座高約三庹(約4.5米),以鑽石般堅固的金剛石為喻,象徵不動如山的覺醒之地。塔上五座子塔分別代表金剛界五方佛(中:大日如來;東:阿閦佛;南:寶生佛;西:阿彌陀佛;北:不空成就佛),用於禮拜與供養。這種形式後傳入中國(如北魏敦煌壁畫與北京真覺寺塔),並影響藏傳佛教。

 

- **阿底峽尊者傳入西藏**:11世紀初,西藏佛教因朗達瑪王(799-842)迫害而衰微近200年。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峽(Atisha Dipamkara,982-1054)應邀入藏弘法,他帶來印度密宗的塔制,包括這種鐘形基座的佛塔形式。阿底峽以十三把寶傘聞名(象徵十三地菩薩果位),其精神地位與佛陀齊等,這直接影響塔頂的十三傘輪設計。噶當塔因此得名,因為它流行於阿底峽弟子仲敦巴(Dromtonpa,1008-1074)於1056年創立的噶當派寺院。「噶」意為佛語,「當」意為教授,派名即源於此。

 

- **相關故事與傳說**:阿底峽的故事是噶當塔最動人的傳說。他一生隨身攜帶根本上師金洲大師(Dharmakirti)的舍利,無論行住坐臥,皆恭敬頂戴,象徵密教行者的敬師精神。即使在風雪嚴寒的西藏,他也從不離身,視上師如佛。這份「橫跨時空的師徒深情」成為噶當塔的核心靈感:塔中常供奉上師舍利,提醒後世行者勿忘傳承。另一傳說稱,阿底峽入藏時,塔瓶上的十三層階梯代表「十三天」,婆娑世界位於法界第十三層,塔即為連結人間與淨土的橋樑。在真佛宗的記載中,2018年印尼阿底峽護摩大法會建造的「真佛傳承噶當佛塔」(高7米、廣7米),內供蓮生活佛盧勝彥的寶髮舍利,象徵千年法緣的延續,視為阿底峽前世今生的「千年之約」。

 

這些故事不僅記錄了佛教從印度到西藏的傳播歷程,也強調了塔作為「基、道、果」三階段的象徵:基為觀想之座,道為深意修行,果為廣大成就。

 

結構與象徵意義

 

噶當塔的結構精妙,融合金剛座的堅固與密宗的象徵:

- **塔基**:鐘形,象徵金剛座與六脈輪(中脈),下方蓮瓣代表出離心與十善。

- **塔瓶**:如金剛鈴形,代表顯空雙運;二環珠幔象徵自利利他。

- **塔頸**:十三傘輪,代表十三地菩薩或父母輪(智慧與方便)。

- **塔頂**:蓮花寶座,象徵壽命、福德、智慧如蓮花盛開。

- **整體**:四面十六小座代表十六空喜,十二角基座代表十二洲與六根六處。

 

這種設計使噶當塔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活的加持源泉,在儀式中助信眾從無明中覺醒。

 

金剛座噶當塔雖源遠流長,卻因其簡樸而深刻的設計,至今仍是藏傳佛教的瑰寶,提醒我們敬師、傳承與覺醒的永恒主題。若欲深入,可參訪西藏噶當派遺址或相關寺院,親身體驗其加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