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精雕八吉祥黃銅供杯 直徑約7公分
精雕八吉祥黃銅供杯 直徑約7公分
產品編號:3352

零售價格 NT 680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銅製 . 鑄造 . 佛具

尺寸 : 尺寸 : 直徑 約 7 公分

敘述 :

八供杯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

 

在佛教儀式中,「八供杯」(或簡稱「八供」)是金剛乘(密宗)或藏傳佛教中最常見的供養形式之一,用來表達對諸佛菩薩的敬奉與積聚功德。它通常由八個水晶或金屬製成的杯子組成,置於壇城(曼達拉)前方,從左到右(或右到左,視本尊類型而定)排列,每個杯子代表一種供養品。八供不僅是物質上的奉獻,更是象徵修行者透過供養來淨化身心、圓滿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並積累福德資糧。

 

具體而言,八供在儀式中的角色包括:

- **上供諸佛菩薩**:作為歡迎與敬拜的儀軌,在修法(如本尊瑜伽、火供或九永日修法)中,修行者會以八供歡迎本尊降臨壇城,象徵將一切美好事物奉獻給三寶(佛、法、僧)。例如,在瑪哈噶拉九永日修法中,花與樂可由特殊的食子代表,以強化供養的象徵性。

- **下施六道眾生**:除了上供,八供也用來迴向給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消除他們的困乏與業障,體現「同體大悲」的菩薩心。每一供品均有深層事理意義,如飲水代表解脫饑渴的解脫道。

- **積聚功德的最佳方法**:依據噶居傳承,八供是修行者日常或正式儀式中積德的最有效途徑。它可使用實物(如鮮花、香、燈)或簡化為八杯清水,後者更常見於家庭佛壇或寺院,象徵心意勝於形式。

- **排列與變異**:面對壇城的八供通常由左到右排列:飲水、浴水、花、香、燈、塗香、食子、音樂。若供養母續本尊(如度母),則由右到左反轉,以符合陰陽或續部的象徵。 此外,在某些修法中,八供可擴展為上百組,強化集體供養的能量。

 

八供的實踐不僅限於正式儀式,也融入日常修行,如供水七杯(簡化版)代表成就金剛總持與七支供養,利益無量眾生。

 

八供杯的由來

 

八供杯的由來可追溯至古印度時代,並非純粹的宗教發明,而是源自世間的迎賓禮儀,後被佛教吸收並轉化為聖供。古印度因氣候炎熱、道路崎嶇,貴賓(如國王或貴族)遠道而來時,主人會以八種物品款待,以示敬重與舒適。這一習俗約在公元前數世紀已流行,佛教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約前5世紀)興起後,將其融入教法,轉化為供養三寶的儀軌。

 

具體由來如下:

1. **飲水(第一杯水)**:貴賓抵達後,先奉清水漱口或飲用,淨化身心,象徵消除饑渴與口業。

2. **浴水(第二杯水,梵文「閼伽水」)**:用於洗腳,洗去塵勞,象徵淨除身業。

3. **花**:掛上花環或獻花,象徵美麗與歡迎,佛教中轉為供養佛的花鬘。

4. **香**:以熏香薰染衣物,驅散異味,象徵淨除語業。

5. **燈**:點燈照明,象徵破除無明。

6. **塗香(或塗油)**:塗抹香油於身,滋潤肌膚,象徵柔軟心性。

7. **食(果子或食子)**:奉上食物,滿足飢餓,象徵布施。

8. **樂(音樂)**:奏樂娛賓,象徵喜樂與法樂。

 

佛教將此世間禮遇昇華為聖供,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曾解釋:「八供是古印度傳統上迎請供養國王等貴賓的禮儀,佛教徒則以此方式供佛。」 這一轉化強調「心供」勝於「物供」,即使以清水代替實物,也能生無量功德。

 

八供杯的相關故事與傳說

 

八供雖然更多源自文化習俗,而非單一神話故事,但有幾個與其相關的傳說與典故,突顯其深層意義:

 

1. **釋迦牟尼佛的迎賓典範**:據《華嚴經》與《毗奈耶毗婆沙》記載,佛陀入滅前,弟子們以類似八供的禮遇歡迎佛陀巡遊各地。例如,在靈鷲山說法時,信眾以清水、花香、燈明等供養佛,象徵眾生以八供「迎請」佛法入心。這被視為八供的原型故事,強調供養能引發佛陀的加持。

 

2. **阿難尊者的供水傳說**:在《增壹阿含經》中,阿難尊者(佛陀侍者)每日為佛供水漱口與洗足,後因忘記一次而生悔悟。這故事演化為八供水供的起源,提醒修行者供水能淨除三業(身口意),並獲佛護念。藏傳佛教中,此典故常與八供連結,視為「七杯水加一樂」的簡化形式。

 

3. **蓮花生大士的八供加持**:在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傳說中,蓮花生大士(8世紀)降伏西藏鬼神時,以八供杯置於壇城,化現無量供雲,平息魔障。此故事見於《蓮花生大士傳》,象徵八供能轉化障礙為資糧,成為藏密儀軌的基礎。 據傳,古印度貴賓禮遇的習俗在此被蓮師「佛教化」,成為今日的金剛乘八供。

 

這些故事雖非嚴格的「起源神話」,但透過經典與祖師傳承,賦予八供深刻的靈性內涵,提醒修行者:供養即是自利利他之道。今日,八供杯多以金屬或水晶製成,置於寺院或居家佛壇,繼續延續這份古印度遺風與佛法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