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財神水供器具(銅)
財神水供器具(銅)
產品編號:2949

零售價格 NT 988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尼泊爾 手工 紅銅壓紋

尺寸 : 1 Kg ( 大約尺寸 )

敘述 :

一、財神水供用組的概述

「財神水供用組」是指在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中,用於向財神(如黃財神、黑財神或水財佛)進行水供儀式的專用器具組。通常包括七碗或八碗清水容器(常以金屬、陶瓷或水晶製成),每碗清水象徵不同的供養元素,置於財神壇前。這些器具不僅是實體用品,更是象徵清淨心與智慧的媒介。水供本身是佛教八供(或七供)之首,專門用於財神法會或日常修持,目的是療癒財神的「舊傷」、增長信眾福報,並祈求財富、事業順遂與身心安樂。常見的附加元素包括在水中灑藏紅花(象徵慈悲加持),以增強儀式的神聖性。

 

二、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

在佛教儀式中,財神水供用組扮演「療癒與流通」的關鍵角色,體現了佛教「自利利他」的核心教義。具體而言:

 

1. **療癒財神與增長福報**:財神如黃財神與黑財神在護法時曾受傷,水供被視為「甘露」用以療傷。例如,對黃財神供水可緩解其右腳大腳趾之痛(源於擋禦惡業時的傷害);對黑財神則用以清涼其心火(因怒火燒喉)。透過這些器具供水,信眾不僅表達感恩,還能獲得財神的加持,帶來財富增益、健康與事業順達。據《藏巴拉功德經》記載,一次水供水供的功德相當於念誦阿彌陀佛心咒或黃財神心咒各100萬遍,能解除饑鬼道眾生的饑渴、消除殺生水族罪業,並廣結善緣,使身心自在。

 

2. **象徵清淨與流通**:水供用組的七碗清水分別象徵七種財富(命財、法財、欲財、樂財、善財、解脫財等),水面須保持平靜、新鮮潔淨,代表「流通不滯」。在財神法會中,這是開場儀式,後續才進行香、花、燈、塗、果、樂等供養。供水時可誦念「嗡、阿、吽」三種子字咒或大悲咒3至7次,加持淨水,淨化貪嗔痴三毒,幫助信眾以清淨心求財、以慈悲心用財。

 

3. **實踐層面的功能**:在藏傳佛教寺廟或家居壇場,財神水供用組常用於每日早晚課或特定法會(如財神會),能令十公里內孤魂野鬼不感饑渴,消除一年內的釣魚、食海鮮惡業,並獲空行母護法六時護佑。對於信眾而言,這是簡單易行的修持方式,不需昂貴供品,卻能生起無吝嗇心,增長福慧資糧。

 

總之,水供用組不僅是儀式道具,更是橋樑,讓信眾與財神建立連結,轉化物質供養為精神加持,符合佛教「布施」與「護法」的原則。

 

三、財神水供的由來

財神水供的由來可追溯至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供養傳統,後在藏傳佛教中發展為專屬財神的修持法門。

 

- **佛陀時代的起源**:據佛教經典記載,佛陀曾觀察國王回宮時的供養禮儀:國王會接受水洗身、洗足、鮮花、燈、香油、果物等「七供」,若加音樂則為「八供」。宮廷樂師會隨時奏樂助興。佛陀對弟子開示:「若欲供養我,可仿效國王之七供或八供。」但考慮到水本質清淨、隨處可得、不生吝嗇心,且供水心最純淨,佛陀特別建議以「七杯水」或「八杯水」代替繁複供品。這即是水供的原始形式,象徵「清淨」與「智慧」,源自佛教對「八功德水」(佛淨土之水,能離垢得清涼)的崇敬。

 

- **藏傳佛教的演變**:水供傳入西藏後,融入財神法門。財神本尊(如黃財神)原為印度夜叉王,受佛點化發願護法,故水供不僅是通用供養,還專門用以「修復」財神的傷害。宋代佛教齋供儀式鼎盛時,水陸法會中也融入類似元素,強調水之流通性以增長福報。現代藏傳佛教中,水供用組常加藏紅花(稀有植物,象徵慈悲),其橙紅色澤與持久香氣符合「香供」要求,體現藏地文化的包容,將外來元素融入本土信仰。

 

四、相關故事

財神水供的背後有數個傳說故事,這些敘事不僅解釋了儀式的必要性,還強化了其療癒與護法的象徵意義。以下為主要故事:

 

1. **黃財神擋石療傷的故事**(最直接相關於水供療癒):

   據《藏傳財神法要》記載,黃財神原為古印度夜叉王,性情剛烈,喜食血肉,受釋迦牟尼佛點化後,發菩提心,誓願護持佛法、助眾生脫貧,轉為「財富與慈悲的化身」。一日,外道提婆達多(Devadatta)嫉妒佛陀,用巨石扔向佛以圖加害。黃財神聞訊,急以自身頭頂擋石,石碎傷其右腳大腳趾,鮮血直流,疼痛難忍;黑財神(黃財神之兄)見狀大怒,生起猛烈心火,喉嚨被灼傷,聲音嘶啞。自此,兩神雖護法不懈,但舊傷未癒,需信眾供水療治。信眾以此水供水供,黃財神得甘露洗淨傷痛,轉贈財富;黑財神心火清涼,賜予事業順遂。故事強調:供水不僅療神傷,更教導信眾以慈悲回饋護法恩。

 

2. **水財佛(烏巴庫尊者)的生財傳說**(強調水中供水):

   故事發生在阿育王(Ashoka)時代,阿育王為弘揚佛法,發願建八萬四千尊佛塔收藏佛舍利,並召開佛教第三次結集。但工程浩大,耗時甚長,國庫空虛,工人饑餓。烏巴庫尊者(Ubakku,一位苦行僧)聞訊,從海底修行處現身,以神通召喚海中寶藏,源源不絕供應建材與糧食,讓工程順利完成。阿育王感其恩,尊其為「水財佛」,因其像常置於水中(寺廟供奉時,必在尊者像下置一池水,象徵海底生財)。此後,信眾供水於水財佛像下,祈求「水中生財」,故事傳為泰國三財神之一,強調水供能引動隱藏財源,化解貧窮違緣。

 

3. **財寶天王誓願護法的典故**(廣義財神水供背景):

   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財寶天王(諸財神之首)於佛前發誓:「願護持佛法,賜眾生財富資糧,令其成就世間法。」後世信眾以此供水,象徵回饋天王恩澤。故事見於佛經,強調財神非貪婪之神,而是菩薩化身,供水能激活其誓願,帶來五姓財神(金、木、水、火、土)的加持。

 

這些故事不僅豐富了財神水供的儀式內涵,還提醒信眾:財富來自護法與布施,而非獨取。透過日常使用水供用組,信眾可親身體驗這些傳說的加持力。若欲實修,建議依師長指導,保持供水潔淨,並以誠心誦咒,方能獲最大利益。

 

size: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