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Amitābha Buddha),又稱無量光佛或無量壽佛,是大乘佛教中一位重要的佛陀,其梵文名字意為「無量光」或「無量壽」,象徵無限的光明、壽命與慈悲。他主要出現在淨土宗(Pure Land Buddhism)的經典中,被視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信徒相信透過虔誠信仰和念誦他的名號,能夠往生到他的淨土,脫離輪迴之苦。
阿彌陀佛的由來與故事
阿彌陀佛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印度大乘佛教的經典,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出現於相關佛經中。他最早被記載在《無量壽經》(Sutra of Measureless Life)和《阿彌陀經》(Amitābha Sūtra)等經典中,這些經典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文本。 根據佛教傳統,阿彌陀佛原本是一位名為法藏(Dharmakara)的菩薩。在無數劫之前,他曾在世自在王如來(Lokeśvararāja Buddha)面前發下四十八大願(也稱為本願),誓願要建立一個完美的淨土,讓所有眾生都能輕易往生其中。這些大願包括:任何人只要誠心念誦他的名號,即使只有十念,也能在臨終時被他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Sukhāvatī),在那裡修行直至成佛,而不受業障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