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批發商: |
|
/ |
|
|
|
|
|
|
|
|
我們有兩種生活態度:你可以認為沒有一件事是奇蹟,或者視一切都是奇蹟!--亞伯.愛因斯坦/美國物理學家,1921諾貝爾物理學獎,1879-1955 |
|
|
|
|
|
|
|
|
|
|
|
|
|
|
|
|
|
 |
|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
|
|
|
|
|
|
材質 : 黑壇木鼓身 . 流蘇繫手繩 . 刺繡鼓包套 .
尺寸 : 約 11x 12.5 公分
敘述 :
黑壇木手鼓(藏語常稱「達瑪如」,Tibetan: དམ་རུ་, Wylie: dam ru)在藏傳佛教中是一種重要的法器,特別是在密宗(金剛乘)儀軌中,具有深遠的象徵意義和實際用途。以下將從其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地位以及相關神話故事與由來進行敘述。
黑壇木手鼓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地位
1. **儀式法器的核心角色**:
- 黑壇木手鼓是藏傳佛教密宗修法和儀軌中不可或缺的法器,常與金剛鈴(藏語:དྲིལ་བུ་, dril bu)搭配使用。手鼓代表「方便」(慈悲),金剛鈴象徵「般若」(智慧),兩者結合體現密宗修行的核心理念——慈悲與智慧的統一。
- 在密宗儀式中,手鼓的聲音被認為具有淨化空間、召請本尊、驅除障礙及調和能量場的作用。其節奏和音色能引導修行者進入冥想狀態,幫助專注於修法。
- 手鼓也用於超度亡魂、招魂或驅鬼等儀式,特別在「施身法」(藏語:གཅོད, Chöd)中,修行者以手鼓聲配合咒語,象徵斬斷自我執著,供養眾生。
2. **象徵無常與覺醒**:
- 黑壇木手鼓的製作材料和形制蘊含深厚的佛教哲學。傳統上,手鼓可能使用人骨(例如頭蓋骨)或特定木材(如黑壇木)製成,提醒修行者「生死無常」的真理,激發精進修行的動力。
- 鼓聲被視為「喚醒眾生」的象徵,代表佛法之音,打破無明迷霧,引導眾生走向覺悟。
3. **教派與文化傳承**:
- 黑壇木手鼓在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中均有使用,尤其在寧瑪派和噶舉派的密法修持中更為突出。例如,寧瑪派的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傳承中,手鼓是重要的修法工具。
- 手鼓的製作工藝和使用方法也體現了藏族文化的獨特性,融合了苯教(西藏本土宗教)的元素,成為藏傳佛教地方化的重要標誌。
4. **社會與精神影響**:
- 在藏傳佛教寺院中,手鼓不僅是僧侶修行的工具,也在公開的宗教節慶(如藏曆新年或法會)中扮演重要角色,吸引信眾參與,強化社區的宗教凝聚力。
- 其聲音和象徵意義深入藏族民眾的日常生活,成為連接世俗與神聖的橋樑。
黑壇木手鼓的神話故事與由來
黑壇木手鼓的由來在藏傳佛教中與密宗的傳承、神話故事以及苯教的影響密切相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傳說與文化背景:
1. **蓮花生大士與密宗傳入**:
- 黑壇木手鼓的起源常與8世紀的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聯繫在一起。據藏傳佛教文獻記載,蓮花生大士受吐蕃王赤松德贊(Trisong Detsen)邀請,於8世紀中葉從印度來到西藏,傳播密宗教法並降伏苯教勢力。
- 傳說中,蓮花生大士在折服苯教神靈時,使用手鼓和金剛鈴,以其聲音和咒語鎮壓惡靈,淨化西藏的靈性環境。手鼓的節奏被認為能與宇宙的脈動共鳴,召喚護法神並驅散障礙。
- 蓮花生大士將手鼓作為密法修行的工具傳授給弟子,特別是在寧瑪派的伏藏(Terma)傳統中,手鼓成為重要的儀式用具,象徵其開創西藏密宗的歷史功績。
2. **人骨手鼓的傳說與「阿姐鼓」**:
- 在某些密宗傳承中,手鼓(特別是人骨製成的「陰陽鼓」或「阿姐鼓」)與神秘而悲情的神話故事相關。據說,傳統上某些手鼓使用得道修行者或純潔少女的頭蓋骨或人皮製成,象徵奉獻與超越世俗的執著。
- 例如,《阿姐鼓》的傳說講述了一位少女被選為獻祭品,其皮被製成手鼓,鼓聲寄託了她的靈魂與悲情。這種故事在藏傳佛教中被用來強調無常與犧牲的教義,但也引發了現代學者對其倫理背景的爭議,認為可能與西藏歷史上的農奴制度有關。
- 雖然黑壇木手鼓通常不使用人骨,但其形制和象徵意義可能受到人骨手鼓傳說的影響,體現了密宗對「死亡與重生」的深刻思索。
3. **苯教與本土信仰的融合**:
- 在藏傳佛教形成之前,西藏的苯教已使用類似的手鼓進行薩滿儀式,召喚神靈或與靈界溝通。藏傳佛教在吸收苯教元素時,將手鼓的功能與佛教哲學結合,賦予其新的宗教意義。
- 黑壇木(或類似硬木)因其堅韌與共鳴特性,被選為製作手鼓的理想材料,取代了部分人骨或人皮的使用,反映了藏傳佛教在本土化過程中的適應與創新。
4. **大黑天(Mahākāla)與護法神傳說**:
- 黑壇木手鼓的使用也與藏傳佛教的護法神,如大黑天(Mahākāla),有關。大黑天是密宗的重要護法,象徵摧毀無明與障礙的力量。
- 傳說中,大黑天的化身或眷屬會在手鼓聲中顯現,協助修行者清除內外障礙。手鼓的黑色外觀(特別是用黑壇木製作的)可能與大黑天的形象相呼應,強化其作為護法儀軌工具的神聖性。
總結
黑壇木手鼓在藏傳佛教中不僅是實用的法器,更是深具象徵意義的文化與宗教符號。它在密宗儀軌中扮演淨化、召喚與覺醒的角色,體現了慈悲與智慧的統一,並通過其聲音傳遞無常的教義。其由來與蓮花生大士的傳法、苯教的融合以及人骨手鼓的傳說密切相關,反映了藏傳佛教在印度佛教與西藏本土文化交融中的獨特發展。雖然某些傳說(如「阿姐鼓」)帶有悲情色彩,但手鼓的宗教功能與哲學內涵使其成為藏傳佛教不可或缺的聖物,影響深遠。
**注意**:關於人骨手鼓的爭議性描述(如《阿姐鼓》),應謹慎對待,因為部分來源可能誇大或誤解其歷史背景。建議參考學術研究或藏傳佛教正統文獻以獲取更客觀的理解。
%20(2).jpg)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Zambal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
服務信箱:ZambalaLLC@gmail.com
電話:02-2100-1919
傳真:02-2523-1515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04號
Unless stated otherwise in content's license. Design B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