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噶舉派 二臂大黑天 瑪哈嘎拉 紅銅做舊開臉
噶舉派 二臂大黑天 瑪哈嘎拉 紅銅做舊開臉
產品編號:3774

零售價格 NT 935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紅銅 . 鑄造 . 做舊 . 開臉 . 鎏金

尺寸 : 11.5cm

敘述 :

二臂瑪哈嘎拉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

二臂瑪哈嘎拉(Mahākāla),又稱大黑天,是藏傳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護法神(Dharmapala),被視為普賢如來或觀世音菩薩的忿怒化身。其形象通常為一面二臂,身形矮壯,青黑色皮膚,三目圓睜,呈現忿怒相,頭戴五骷髏冠,象徵降伏魔障與保護正法。在佛教儀式中,二臂瑪哈嘎拉主要扮演護法與守護者的角色,負責消除障礙、保護修行者與寺院免受外魔與內心的煩惱侵擾。具體而言:

 

保護佛法與修行:在藏傳佛教各派(如格魯派、噶瑪噶舉派)中,他被供奉為寺院與修行者的守護神。特別在噶瑪噶舉派,二臂形式是大黑天的事業護法,象徵無畏與降伏心魔。在儀式中,修行者透過供養、煙供(燒香煙供養)、酒供或誦咒來召請他,祈求消除事業障礙、增進財富與智慧。例如,在護法殿(貢康)中舉行法會時,會進行瑪哈嘎拉的灌頂與口傳,幫助修行者獲得加持,達到究竟佛果。

降伏魔障與警察角色:他被稱為「正法終極警察」,在儀式中以勇猛形象出現,負責懲罰違犯誓言者、驅除邪魔。在格魯派寺院如大藏寺的法會中,會特別強調其與寺院的因緣,透過六臂或二臂形式進行供奉。修行者若信心堅定、誓言清淨,便能獲得其相應;反之,需透過大量煙供與酒供來修復。在蓮師進入西藏傳法時,也召請瑪哈嘎拉保護桑耶寺,消除魔障。

財神與事業護持:二臂瑪哈嘎拉也兼具財神屬性,在儀式中被祈請賜予財富與事業成功,象徵大黑天的力量能轉化負面能量為正面加持。

 

總體來說,其角色強調忿怒相的慈悲轉化,幫助修行者克服內外障礙,儀式中常見於護法法會、灌頂儀軌與日常供養。

二臂瑪哈嘎拉的由來與故事

二臂瑪哈嘎拉的由來融合了印度神話與佛教傳說,源自古印度的大黑天(Mahākāla),原為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濕婆(Shiva)的化身或戰神形式,意為「大黑天」,象徵時間與毀滅的力量。後被佛教吸收,轉化為護法神,成為觀世音菩薩或普賢如來的忿怒顯現,用以保護佛陀與正法。不同派別有略微變異的形象,如二臂、四臂或六臂,其中二臂形式在噶瑪噶舉派中尤為突出。

其主要故事包括以下幾個傳說版本:

 

佛陀成道时的護法故事:據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禪坐時,遭受魔王波旬的侵擾與各種魔障。佛陀召請瑪哈嘎拉前來護持,此時四臂(或二臂變異)瑪哈嘎拉立即顯現,以其威猛力量消除一切障礙,使佛陀順利開悟。這故事強調瑪哈嘎拉作為佛法守護者的起源,也解釋了其在佛教中的核心角色。

喜輪比丘投生傳說:根據佛陀授記,一位名為喜輪比丘的修行者投生為印度神濕婆與烏瑪達維(Uma Devi)的兒子。因其皮膚黝黑、外表威猛,具有大力,被賜名瑪哈嘎拉(大黑天)。這個故事源自藏傳佛教的記載,說明其從印度神話轉化為佛教護法的過程。在噶瑪巴的法會中,常以此故事作為灌頂的背景,強調其與普賢如來的連繫。

蓮師傳法與大藏寺因緣:在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進入西藏傳播密法時,為保護桑耶寺,召請瑪哈嘎拉降臨,降伏當地魔障。後在格魯派中,瑪哈嘎拉與大藏寺有特別因緣,六臂相成為該寺的護法象徵,但二臂形式也廣泛流傳。另一版本中,他被誓言約束成為護法,負責懲罰違犯者,故事中強調誓言清淨的重要性,若違背則需透過供養修復。

 

這些故事突顯瑪哈嘎拉從印度戰神轉為佛教護法的演變,象徵慈悲與智慧的忿怒面,提醒修行者以勇猛心對抗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