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天鐵 普巴杵 ( 四種形式 )
天鐵 普巴杵 ( 四種形式 )
產品編號:3614

零售價格 NT 900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天鐵材質 . 手工製造

尺寸 : 大約 15~18 cm

敘述 :

天鐵普巴杵在藏傳佛教中的概述

 

在天鐵普巴杵(Thogcha Phurba),又稱「天鐵普巴金剛杵」或簡稱「普巴杵」,是藏傳佛教(特別是寧瑪派和薩迦派)中一種極具象徵性和實用性的法器。它由西藏人稱為「天鐵」(Thogcha)的特殊材質——鎳鐵隕石(iron-nickel meteorite)——鑄造而成,這種隕石被視為蘊含強大宇宙能量和磁場的「天降之鐵」,具有辟邪、鎮壓魔障的超自然力量。 普巴杵的外形通常為三稜狀尖刃(象徵三身、三昧耶或三毒的轉化),柄部裝飾蓮花、骷髏冠和金剛結,頂端有普巴金剛本尊的忿怒相,總長約20-40公分。 它不僅是儀式道具,更是修行者修持普巴金剛(Vajrakīla)法門的核心本尊法器,體現了密宗「轉化負能為正智」的哲學。

 

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

 

在天鐵普巴杵在藏傳佛教儀式中扮演「鎮壓與淨化」的關鍵角色,專門用於對抗內外障礙,確保法會的順利進行和修行者的安全。其主要功能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1. **驅邪降魔與鎮壓障礙**:普巴杵被視為「金剛橛」(Kīla),其尖刃設計象徵釘入大地或魔障之源,固定並消滅負面力量。在火供法會、護摩儀式或大法會中,修行者會將普巴杵刺入壇城地面、沙盤或特定影像(如魔王像),以象徵性地「釘住」惡靈、毒龍或苯教殘餘神祇,防止它們干擾佛法傳播。 例如,在寧瑪派的伏藏開啟儀式中,天鐵普巴杵常用來淨化空間,辟除「魔軍」(mara)的入侵,保護與會者免受業障或外魔影響。

 

2. **消除罪障與成就悉地**:作為羯磨杵(Karma),它能「消除自身一切罪障,使三昧耶過悉皆清淨,使勝共悉地皆得成就」。 在日常修持或灌頂儀式中,持普巴杵者會以其三面刃觸摸信眾頂輪,傳遞金剛智慧,淨化三毒(貪嗔癡),幫助修行者獲得「普巴成就」——即內在的穩定與外在的障礙移除。這種角色強調慈悲與倫理:普巴金剛的忿怒相雖兇猛,實為慈悲的顯現,轉化暴戾為護法力量。

 

3. **象徵與能量放大**:天鐵材質的磁場被認為能放大宇宙能量,在曼陀羅(mandala)建造或拆除時,用普巴杵固定四角,象徵宇宙的穩定。 在現代藏傳佛教社區,它也作為護身符佩戴,隨身攜帶以獲福報與保護。 總體而言,普巴杵不僅是物理工具,更是心理與靈性層面的「錨點」,幫助修行者從混亂中獲得定力。

 

普巴杵的由來

 

普巴杵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印度吠陀時期,原為「金剛橛」(Kīla),一種用於固定帳篷或祭壇的木樁或鐵釘,後演變為破甲冷兵器。 隨著佛教密宗的發展,特別是金剛乘(Vajrayana)的興起,它被賦予神聖意義,成為用來「釘定」魔障的法器。梵語「Kīla」意為「釘」或「固定」,藏語「Phurba」則源自「橛」,強調其鎮壓功能。

 

在天鐵普巴杵的特定由來上,「天鐵」一詞源自西藏苯教(Bon)宇宙觀,被視為天上神靈戰鬥的殘片或隕石碎片,蘊含強大能量。 據傳,天鐵多來自喜馬拉雅聖地(如磁鐵礦脈)或伏藏(terma,隱藏法寶),由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第8世紀)引入西藏後,才成為普巴杵的首選材質。 寧瑪派記載中,天鐵普巴常從伏藏庫中取出,或由寺院座主傳承,象徵「轉化凶器為護法」——密法注重緣起,將兵器般的鐵礦轉為佛法工具。

 

普巴杵的相關故事

 

普巴杵最著名的故事與蓮花生大士緊密相連,他被尊為普巴金剛法門的根本上師,將其傳入西藏,降伏當地本土神靈,使之成為佛法護法。以下是兩個經典傳說:

 

1. **降伏苯教神祇與毒龍的故事**:8世紀,蓮花生大士受吐蕃贊普赤松德贊邀請入藏傳法,面對苯教強大神靈(如空中神「贊」btsan)和毒龍的阻礙,他修持普巴金剛本尊大法,手持天鐵普巴杵,在峽谷或湖泊中刺入大地,將這些魔障「釘住」於地下,使其臣服並轉化為護法(如曲吉扎巴或瑪吉拉准瑪)。據寧瑪派傳說,這些神靈戰鬥時掉落的兵器碎片化為天鐵,蓮師將其鍛造成普巴杵,象徵「天鐵護法佛法」。 此後,普巴杵成為西藏寺院(如桑耶寺)的鎮寺之寶,用於類似儀式。

 

2. **滅災神蹟的故事**:另一傳說發生在尼泊爾,當時爆發傳染病、戰亂與天災,蓮師在壇城中修普巴法,持天鐵普巴杵搓三次後高舉,杵即飛入虚空,釘住災難源頭(一惡靈或毒龍),災厄頓止。 類似神蹟還有:蓮師見旃檀林起火,以普巴杵一指,火滅林復;或見恆河氾濫,一點水退。 這些故事強調普巴杵的「即時成就」力量,後世伏藏師(如貝瑪貴)從洞穴中取出類似天鐵普巴,視為蓮師親用遺物。

 

這些傳說不僅豐富了普巴杵的靈性內涵,也反映了藏傳佛教如何融合本土苯教元素,轉化衝突為和諧。今日,天鐵普巴杵仍是稀世珍寶,常見於不丹或西藏的古蹟中,提醒修行者以慈悲降伏內心魔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