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批發商: |
|
/ |
|
|
|
|
|
|
|
|
不是一個或兩個,須菩提,而不是一個或兩個,應是所有的眾生 - 男人,女人
,動物,鳥類,樹木,岩石。在世界上所有的眾生。應該建立這樣一個決心,說
:“我將領導他們入安樂之境!” - 釋迦牟尼佛(563-483公元前) |
|
|
|
|
|
|
|
|
|
|
|
|
|
|
|
|
|
 |
|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
|
|
|
|
|
|
材質: 布料 . 印刷 . 卷軸 . ( 白度母 )
尺寸: 約122 x 83 公分
敘述 :
白度母(藏文:སྒྲོལ་མ་ལྗང་གུ།,Sanskrit: Śvetatārā)是藏傳佛教中度母(Tara)的一種顯相,以其白色身形和慈悲救度眾生的特質而聞名。以下是有關白度母的神話故事及其在藏傳佛教中的影響的簡要敘述:
**白度母的神話故事**
白度母是二十一度母之一,度母在藏傳佛教中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代表慈悲與智慧的結合。根據傳說,度母最初由觀世音菩薩的淚水化現而來。相傳觀世音菩薩見眾生受苦,流下悲憫之淚,淚水落地化為蓮花,從中誕生了度母。白度母作為其中一種顯相,象徵純淨、慈悲與長壽,專司救度眾生免受疾病、災難和短壽之苦。
白度母的形象通常為白色,端坐於蓮花座上,右手結施無畏印(賜予保護),左手持蓮花或結定印,散發柔和的光芒。她的白色代表純潔與清淨,象徵能淨化業障、延長壽命並賜予智慧。藏傳佛教的經典中記載,白度母曾多次以化身形式顯現,幫助修行者克服障礙,例如傳說中她曾化現為女子,指引阿底峽尊者(Atisha)前往西藏弘法。
**白度母在藏傳佛教的影響**
1. **宗教修行中的角色**:
- 白度母在藏傳佛教中被廣泛供奉,特別是在祈求健康、長壽和事業順利時。她的修持法門(白度母長壽法)被認為能幫助修行者延長壽命、消除病痛和業障。
- 她的咒語「嗡 達惹 杜達惹 杜惹 梭哈」(Om Tare Tuttare Ture Svaha)被廣泛持誦,據說能喚起白度母的加持,保護修行者免受恐懼和危險。
- 在藏傳佛教的唐卡(Thangka)藝術中,白度母常被描繪為慈悲與智慧的化身,成為修行者冥想和供奉的對象。
2. **文化與儀式中的影響**:
- 白度母的修持在藏族文化中非常普遍,尤其在長壽祈福儀式中。許多藏傳佛教寺院會舉行白度母法會,特別是在藏曆新年或重要節日時,為信眾祈求健康與平安。
- 她的形象也出現在藏傳佛教的建築、雕塑和繪畫中,象徵慈悲與保護的力量。例如,拉薩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中常可見白度母的唐卡或塑像。
3. **精神啟發與跨宗派影響**:
- 白度母不僅在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和格魯派中受到崇拜,也影響了其他佛教傳統。她的慈悲形象超越宗派界限,成為女性修行者特別喜愛的護法本尊。
- 白度母的修持強調女性力量(慈悲與智慧的結合),對藏傳佛教中的女性修行者和信眾有重要啟發,象徵女性的神聖力量。
**總結**
白度母作為藏傳佛教中的重要本尊,以其慈悲救度和長壽加持的特質深受信眾愛戴。她的神話故事源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化現,象徵淨化與保護的力量。在藏傳佛教中,白度母的修持法門、咒語和形象廣泛應用於宗教儀式、藝術和日常修行,對藏族文化和精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她的存在不僅為修行者提供精神支持,也彰顯了藏傳佛教中慈悲與智慧的深刻理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Zambal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
服務信箱:ZambalaLLC@gmail.com
電話:02-2100-1919
傳真:02-2523-1515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04號
Unless stated otherwise in content's license. Design B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