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釋迦摩尼 (布框印刷唐卡)
釋迦摩尼 (布框印刷唐卡)
產品編號:0735-020

零售價格 NT 5800
批發價格 NT X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布料 . 印刷 . 卷軸 . ( 釋迦摩尼 )

尺寸: 約122 x 83 公分

敘述 :

在藏傳佛教中,釋迦牟尼(Siddhārtha Gautama,藏文常稱為 **Shakya Thubpa**,意為「釋迦族的聖人」)被視為佛教的創始人與核心人物,是「三世諸佛」中的當前佛陀,代表覺悟、智慧與慈悲的終極象徵。他的意義與由來在藏傳佛教中有其獨特的詮釋,融合了顯宗與密宗的教義,以下是簡要敘述:

 

 釋迦牟尼在藏傳佛教中的意義

1. **覺悟的典範**:

   - 釋迦牟尼被視為歷史上的佛陀,約於公元前6世紀在印度菩提迦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他通過自身的修行,超越了輪迴與苦難,成為眾生修行的榜樣。

   - 在藏傳佛教中,他不僅是歷史人物,更被視為「法身佛」的化現,體現宇宙真理(法性)的具體化身。

 

2. **慈悲與智慧的象徵**:

   - 釋迦牟尼代表無邊的慈悲(karuna)與智慧(prajñā)。他教導眾生如何通過八正道、四聖諦等教法脫離苦海,達到涅槃。

   - 在藏傳佛教中,他被認為是為了度化眾生而化現的「報身」與「化身」,以適應不同眾生的根器與需求。

 

3. **藏傳佛教教法的源頭**:

   - 藏傳佛教認為,釋迦牟尼傳授的教法是所有顯宗(經典教法)與密宗(金剛乘)的基礎。顯宗強調因果、戒律與菩提心,密宗則認為釋迦牟尼以秘密方式傳授密法(如金剛乘教法)給特定弟子。

   - 例如,藏傳佛教的一些傳承(如寧瑪派)認為,釋迦牟尼以「毗盧遮那佛」的形式傳授大圓滿(Dzogchen)等高深密法。

 

4. **三身佛的體現**:

   - 藏傳佛教依據「三身」(法身、報身、化身)理論詮釋釋迦牟尼:

     - **法身**(Dharmakāya):釋迦牟尼的本質是宇宙真理,無形無相,遍及一切。

     - **報身**(Sambhogakāya):他在淨土中以光輝身教導高階菩薩。

     - **化身**(Nirmanakāya):他在人間以悉達多太子的形式出現,示現生老病死與覺悟的過程。

 

### 釋迦牟尼在藏傳佛教中的由來

1. **歷史與傳說的融合**:

   - 根據藏傳佛教的記載,釋迦牟尼原為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出生於釋迦族。他在29歲出家,35歲於菩提迦耶證悟,隨後傳法49年,直至80歲入滅。

   - 藏傳佛教的文獻(如《布頓佛教史》)將釋迦牟尼的生平與神話相結合,認為他在無數劫前已發菩提心,累積功德,最終化現為人間的佛陀。

 

2. **藏傳佛教的傳承**:

   - 釋迦牟尼的教法經由印度傳入西藏,約在公元7世紀開始,通過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寂護(Śāntarakṣita)等人奠定基礎。

   - 藏傳佛教的四大派系(寧瑪、噶舉、薩迦、格魯)皆尊崇釋迦牟尼為根本導師,並在其教法基礎上發展出獨特的修行法門,如密宗的觀想、持咒與本尊瑜伽。

 

3. **藝術與儀式中的形象**:

   - 在藏傳佛教的唐卡、雕塑與寺院中,釋迦牟尼常被描繪為金色或黃色身軀,結跏趺坐,左手持缽,右手觸地(降魔印),象徵證悟與降伏魔障。

   - 藏傳佛教的節日,如「衛塞節」(紀念佛陀誕生、成道、入滅),是信徒禮敬釋迦牟尼的重要時刻。

 

 與其他佛教傳統的差異

- 相較於南傳佛教(上座部)強調釋迦牟尼的歷史性,藏傳佛教更注重他的神聖性與多重化現,融入密宗的宇宙觀。

- 與漢傳佛教相比,藏傳佛教更強調釋迦牟尼與諸佛(如阿彌陀佛、金剛薩埵)的連繫,將其視為諸佛事業的一部分。

 

 總結

在藏傳佛教中,釋迦牟尼是覺悟的終極象徵,集慈悲、智慧與教法於一身。他的教導是藏傳佛教顯密修行之本,通過歷史與神話的交織,成為引導眾生解脫的根本導師。其形象與教法在藏傳佛教的儀式、藝術與哲學中無處不在,深刻影響藏地文化與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