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批發商: |
|
/ |
|
|
|
|
|
|
|
|
不要輕易的相信,不管讀到什麼,或是別人怎麼說,也不因為是自己說過的,除非它符合個人的因素或是既定的常識!--釋迦牟尼佛 |
|
|
|
|
|
|
|
|
|
|
|
|
|
|
|
|
|
 |
|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
|
|
|
|
|
|
材質: 布料 . 印刷 . 卷軸 ( 金剛亥母 .空行淨土 )
尺寸: 約122 x 83 公分
敘述 :
金剛瑜伽母(又稱金剛亥母,梵語:Vajravārāhī)是藏傳佛教金剛乘(密宗)中的重要本尊,屬於空行母(Dakini)體系,象徵般若智慧與慈悲的結合。以下將針對「金剛瑜伽母」、「空行淨土」的意義,以及相關圖像的由來進行敘述。
一、金剛瑜伽母的意義
金剛瑜伽母是無上瑜伽密法中的女本尊,體現樂空不二(快樂與空性合一)的境界。她的形象通常為紅色,持彎刀與顱器,頭頂有豬首,象徵破除無明與貪執。她是勝樂金剛(Cakrasaṃvara)的明妃,兩者共同代表清淨的身、口、意。根據藏密經典,如《勝樂根本續》,金剛瑜伽母的修持能幫助修行者淨化貪愛,轉化為通往覺悟的精神之道,尤其擅長寶瓶氣脈與拙火定(Tummo)的修練,引導修行者證悟空性與大樂。
金剛瑜伽母被視為「一切空行母之首」,空行母是體悟般若智慧、步行虛空的秘密女神,傳授金剛乘密法。在《度母密續》中,她是蓮華部女尊,與度母觀音的報身相關,象徵般若波羅密多(智慧)的精神體。
二、空行淨土的意義
空行淨土(Khechara,藏語:mkha' spyod)是金剛瑜伽母的聖地或淨土,代表超越世俗的清淨境界。根據密續傳承,空行淨土是修行者通過修持金剛瑜伽母法門所能抵達的靈性居所,象徵心識的完全覺醒與解脫。在藏傳佛教中,淨土不僅是外在的聖地,更是內在心性的清淨狀態,修行者透過觀想與修持,將自身心識轉化為空行淨土的清淨本質。
空行淨土的「空行」二字,意指「行於虛空」,象徵智慧與慈悲的自由展現。金剛瑜伽母作為空行母的化現,其淨土是修行者證悟般若智慧、超越二元對立的理想場域。修持此法門的目標,是將世俗的貪嗔癡轉化為清淨的智慧,進入空行淨土的境界。
三、金剛瑜伽母圖像的由來
金剛瑜伽母的圖像(唐卡或造像)源於8至12世紀印度的密宗傳統,後傳入西藏,成為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共同尊崇的本尊形象。其圖像的繪製依據密續經典(如《勝樂根本續》)與傳承上師的教導,具有嚴格的圖像學規範。
1. 圖像特徵
- **外觀**:金剛瑜伽母通常呈紅色,單面二臂,右持彎刀(斷除無明),左持顱器(盛滿甘露,象徵慈悲)。她頭頂或右側有豬首,象徵超越貪執與無明。
- **姿態**:常呈舞蹈姿,左腿屈曲,右腿伸展,站立於蓮花或屍體上,象徵超越輪迴。
- **周圍環境**:圖像常伴隨火焰(智慧之火)與空行母眷屬,背景可能描繪空行淨土的聖境,如宮殿、山川或蓮花海。
- **配偶**:在某些唐卡中,她與勝樂金剛呈雙運(Yab-Yum)姿,象徵智慧與慈悲的合一。
2. 圖像的傳承與功能
金剛瑜伽母的圖像由佛陀金剛持(Vajradhara)傳授,經由印度大成就者(如那洛巴、薩惹哈)傳至西藏。圖像的繪製需經灌頂與傳承,遵循《勝樂根本續》或那若空行、彌哲空行等傳承的描述。
這些圖像不仅是藝術品,更是修行的輔助工具,用於觀想、冥想與儀軌。修行者在觀想金剛瑜伽母時,將自身融入本尊形象,淨化身口意,趨向空行淨土的證悟境界。唐卡的繪製過程本身也是一種修行,畫師需具備虔誠與密法傳承。
3. 文化與歷史背景
金剛瑜伽母圖像的由來與印度密宗的勝樂金剛傳承密切相關。據傳,佛陀為降服大自在天(濕婆)的邪法,化現勝樂金剛與金剛瑜伽母的雙運形象,調伏外道並傳授密法。此傳承後經西藏噶舉、薩迦等派發揚,尤其在噶舉派中,金剛瑜伽母是主要本尊之一。
四、總結
金剛瑜伽母代表般若智慧與慈悲的融合,是無上瑜伽密法的核心本尊。空行淨土則是其清淨境界,象徵修行者心識的覺醒與解脫。金剛瑜伽母的圖像源於印度密宗,經西藏傳承演變而成,作為修行觀想的聖物,引導修行者證悟空性與大樂,趨向空行淨土的究竟境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Zambal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
服務信箱:ZambalaLLC@gmail.com
電話:02-2100-1919
傳真:02-2523-1515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04號
Unless stated otherwise in content's license. Design B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