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黃銅擦擦模(中)
黃銅擦擦模(中)
產品編號:0453

零售價格 NT 350
批發價格 NT 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購物數量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黃銅材質 . 鎔鑄 . 灌模 .手工打磨

尺寸 : 約 2.2 x 2.8 公分

敘述 :

擦擦(Tsa-tsa,或稱擦擦、擦擦像),是藏傳佛教中一種小型的奉獻物,通常以泥土、黏土或其他材料製成的小型浮雕或立體佛像、菩薩像、佛塔(stupa)或咒語符號。它們通常是使用模具壓製而成,形狀多為小型牌匾或錐形佛塔,尺寸從1.5公分到30公分不等。擦擦不僅是藝術品,更是修行工具和精神象徵,在藏傳佛教中廣泛使用.

 

擦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印度,作為佛教朝聖者的奉獻物。早在數世紀前,印度佛教徒在聖地如菩提迦耶(Bodh Gaya,佛陀成道處)製作類似的小型泥板或奉獻牌,這些是朝聖者從聖地帶回的紀念品,用來表達對佛陀的敬意。這些早期形式可能受中東地區影響,甚至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印章文化,當時人們用模具壓製神明符號。 這些泥板被視為可攜帶的信仰象徵,方便信徒攜帶過山河。

 

擦擦於7世紀隨著佛教傳入西藏,與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Songtsen Gampo)引入佛塔有關。這一時期,印度佛教僧侶將這一傳統帶到西藏,逐漸與當地文化融合。 然而,在9世紀朗達瑪王(Langdarma)迫害佛教期間,擦擦製作一度中斷,近140年幾乎消失。10世紀後期,阿底峽尊者(Atisha)抵達西藏,復興並推廣這一傳統,將其作為心靈修行的核心實踐。 阿底峽的影響使擦擦成為藏傳佛教的重要元素,模具設計融入印度帕拉(Pala)風格、克什米爾(Kashmir)和尼泊爾元素,逐漸本土化。

 

從14世紀到17世紀,擦擦藝術在西藏各地發展出區域特色,例如阿里地區的古格(Guge)風格,受印度影響,造型生動且裝飾豐富。 清朝時期(17世紀中葉),在王朝支持下,擦擦藝術達到巔峰,融入中國元素,設計標準化。擦擦不僅限於西藏,還傳播到尼泊爾、不丹、蒙古和中國青海等地。在尼泊爾,常見白色或金色的小型佛塔形擦擦;在不丹,則加入米粒象徵生命無常。 現代,擦擦繼續在拉薩等地製作,甚至在西方使用樹脂或石膏模具適應當代需求。

 

使用方法

 

擦擦的製作和使用是藏傳佛教修行的一部分,強調意圖和加持。以下是詳細步驟和方法:

 

1. **製作過程**:

   - **模具選擇**:使用金屬、木材、石頭或銅製模具,內刻反向圖像,如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Avalokiteshvara)、大黑天(Mahakala)或曼荼羅。模具可單面(浮雕)或雙面(立體)。

   - **材料準備**:主要用黏土,從聖地收集的泥土最佳。有時混入聖物,如上師的血水、藥材、骨灰或穀物(大麥或小麥,象徵生命循環)。現代也可使用樹脂或石膏。

   - **壓製與加持**:將軟泥壓入模具,一邊念誦咒語如「嗡啊吽」(OM AH HUM),注入祈願。脫模後陰乾或日曬乾燥,然後燒製硬化。最後可塗色(金色代表長壽,紅色代表忿怒本尊),並由喇嘛加持或個人奉獻。

   - **特殊類型**:如「水擦擦」(Chu Tsa),在河流或湖中用工具輕敲水面,瞬間形成並溶解的聖像,用以解放水中眾生。 葬禮中,用亡者骨灰混泥製作錐形佛塔形擦擦,內置穀物,放置於寺廟門口或聖地。

 

2. **放置與應用**:

   - **供奉位置**:置於佛塔內作為填充物,提升佛塔的神聖性;或放於洞穴、寺廟祭壇、轉經筒壁龕、家宅或聖山聖湖。作為護身符,可放入可攜式盒子(Ghau)或車內。

   - **場合使用**:用於生日、亡者紀念、喇嘛訪問等場合。製作時常伴隨焚燒杜松枝、點酥油燈和祈禱,以注入祝福。 在葬禮後的49天中陰期(Bardo),用骨灰擦擦幫助亡靈轉生。

   - **日常實踐**:信徒可觸摸擦擦額頭求祝福,或吃下部分擦擦(藥擦擦)治病。製作大量擦擦(例如上萬個)是金剛乘(Vajrayana)修行的初步淨化儀式。

 

在佛教和藏民心中的影響

 

在藏傳佛教中,擦擦被視為三寶(佛、法、僧)的實體表現,是有形的祈願和奉獻。 製作擦擦被認為能積累功德、淨化負業、消除障礙,並為修行者帶來保護、延壽和平安。它象徵無常與超越,尤其在葬禮中,幫助亡靈在中陰期獲得有利轉生,體現佛教的利他精神——自利即利他。 置於佛塔內的擦擦能放大佛塔的加持力,成為佛陀心識的容器,為所有眾生帶來解脫。

 

在藏民心中,擦擦不僅是宗教物品,更是文化遺產和虔誠象徵。它們被視為無限靈性的載體,體現藏族智慧和奉獻精神。 藏民相信擦擦有強大加持力,能辟邪、治病、保平安,甚至「見即解脫」(liberation upon sight),如水擦擦能祝福下游所有接觸水的人和眾生。珍貴擦擦(如混入上師骨灰者)常作為家族傳家寶,或由高僧分發給弟子,成為精神連結。製作過程本身是修行,強調意圖純淨,能為個人、家庭和社區帶來正能量。在藏族社會,擦擦是日常信仰的一部分,強化社區凝聚力和對佛教的依賴,影響深遠,甚至傳播到東南亞如泰國和緬甸,作為護身符廣受歡迎。 總之,擦擦不僅是藝術,更是通往解脫的橋樑,在藏民心中佔有神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