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 : 銅製 . 鎏金 . 手工製作
尺寸 : 約 27公分 高
敘述 :
釋迦牟尼佛(Siddhārtha Gautama),佛教的創始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與精神導師。他的故事充滿啟發性,展現了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探索。
誕生與童年
釋迦牟尼佛約於西元前6世紀出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原名**悉達多·喬達摩**。他的父親淨飯王是當地的國王,母親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中誕下他。傳說他出生時,天現吉祥之象,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象徵他未來的非凡使命。
悉達多太子自幼聰穎過人,接受了全面的教育,並在16歲時娶耶輸陀羅公主為妻,育有一子羅睺羅。然而,儘管生活富足,他對人生的苦難——生、老、病、死——感到深深的困惑。
出家與修行
29歲時,悉達多太子在四門遊觀中目睹了老者、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生的無常與痛苦。他決定捨棄王宮的榮華富貴,踏上尋求解脫之道的旅程。他割下頭髮,換上簡樸的僧衣,開始了六年的苦行生活。
在苦行中,他幾乎餓死,卻未能找到真正的解脫之道。最終,他領悟到極端的苦行並非正道,於是採取「中道」的修行方式,既不放縱也不苦行。
成道與傳法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冥想,發誓「不成正覺,終不起座」。經過49天的深度禪定,他終於在清晨見到明星升起時徹底覺悟,成為**釋迦牟尼佛**,意為「釋迦族的聖者」。
成道後,他前往鹿野苑,向五比丘首次講授「四聖諦」與「八正道」,這被稱為「初轉法輪」。從此,他開始了長達45年的弘法生涯,教導眾生如何離苦得樂,最終於80歲時在拘尸那揭羅入涅槃。
釋迦牟尼佛的教誨至今仍影響著全球數億人,成為佛教的核心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