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批發商: |
|
/ |
|
|
|
|
|
|
|
|
征服戰場不如降伏自己,這勝利是永恆的,不會被奪走,並非由上天或是邪魔,天堂或是地獄能夠決定!--釋迦牟尼佛 |
|
|
|
|
|
|
|
|
|
|
|
|
|
|
|
|
|
 |
|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
|
|
|
|
|
|
材質: 藏密獨家配方 . 香粉 . 藥材 . 青稞粉 . 川紅花
尺寸: 8"stick . 75gm
敘述:
觀音大悲香 (慈悲) ~ 發展無條件的愛
觀音是中文名,來自梵文Avalokitesvara,是解脫世間苦難的意思,祂是以慈悲聞名的菩薩,完全體現出慈悲、抒解、療癒與引導,尤其是在大乘佛教與道教裡,只要為了能夠救度眾生,可以化現任何形象,不論男或女,以身示法的教導我們~自利利他無條件的愛,在我們家裡、辦公室、或工作的地方燃點觀音除障香便會有寧與靜祥和瀰漫,而那香氣猶如在喜瑪拉雅山脈那清新的空氣,讓人感受到愉悅與振奮。
為了製作如法的香品,我們放置許多罕見的香材,更有殊勝的甘露法藥,是由藏密大師加持的。當然也包括珍貴的草本與藥材,稀有的寶礦等,成就此香的高品質,相信能為大家帶來深邃不可思議的幫助。
觀世音菩薩(藏傳佛教中稱為**陳列孜格**,藏語:སྤྱན་རས་གཟིགས།,音譯為Chenrezig)在藏傳佛教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視為慈悲的化身,是最受尊崇的菩薩之一。其影響力和使用方式的由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觀世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
1. **慈悲的象徵**: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化身,代表無限的悲心與智慧,旨在救度眾生脫離苦海。在藏傳佛教中,陳列孜格被認為是所有佛陀慈悲的體現,與文殊菩薩(智慧)和金剛手菩薩(力量)並列為三大菩薩。
2. **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的化身**:藏傳佛教認為,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負責引導眾生走向解脫。班禪喇嘛也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化身,與達賴喇嘛共同承擔靈性與世俗的領導角色。這種信仰強化了觀世音菩薩在藏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3. **普世崇拜**:無論是僧侶還是普通信眾,觀世音菩薩都是藏傳佛教中最廣泛供奉的對象之一。他的形象出現在寺廟、家庭佛壇、經幡和唐卡中,信眾通過祈禱、持咒和供養來與其建立連結。
二、觀世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使用方式
1. **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
- 觀世音菩薩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Om Mani Padme Hum)是藏傳佛教中最著名的咒語,被認為蘊含慈悲與智慧的能量。信眾通過持誦此咒語來淨化業障、積累功德,並祈求觀世音菩薩的加持。
- 六字真言常被刻在瑪尼石、轉經輪和經幡上,藏族人相信即使看到、聽到或觸摸這些咒語,也能獲得菩薩的加持。
2. **修持法門**:
- 藏傳佛教中有多種與觀世音菩薩相關的修持法門,如**四臂觀音**(最常見的形象,象徵四種佛行事業:息、增、懷、誅)和**千手千眼觀音**(象徵無邊的慈悲,能同時救度無數眾生)。
- 修持通常包括觀想菩薩形象、持誦真言、禪定以及供養儀式。這些修法旨在培養修行者的慈悲心,並與觀世音菩薩的悲願相連。
3. **節日與儀式**:
- 藏傳佛教的一些節日和法會會特別供奉觀世音菩薩,如藏曆四月的「觀音法會」,信眾會進行朝聖、供燈和誦經等活動。
- 在日常生活中,藏族人常在遇到困難或危險時祈求觀世音菩薩的庇護,例如在旅行或疾病時持誦六字真言。
三、觀世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由來
1. **印度佛教的傳入**: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起源於印度大乘佛教,隨著佛教於7世紀傳入西藏,觀世音菩薩的崇拜逐漸融入藏族文化。早期藏王松贊干布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進一步奠定了其在藏地的地位。
2. **本土化與融合**:
- 藏傳佛教將觀世音菩薩與本土的苯教信仰結合,使其形象更貼近藏族文化。例如,陳列孜格的形象被賦予藏地特色,如身披白色絲巾、持蓮花等。
- 傳說中,觀世音菩薩曾在藏地以不同化身顯現,幫助眾生脫離苦難,這種故事進一步強化了其影響力。
3. **密宗的發展**:在藏傳佛教的密宗傳統中,觀世音菩薩被納入本尊修持的體系,成為金剛乘修行的重要對象。密宗強調通過觀想、持咒和儀軌來與菩薩的能量相連,這使得觀世音菩薩的修持方式更加豐富和系統化。
四、文化與社會影響
- **藝術與文學**: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廣泛出現在藏傳佛教的唐卡、雕塑和壁畫中,成為藏族藝術的重要主題。他的故事也被編入藏族文學和民間傳說中。
- **日常生活**:藏族人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通過慈善、助人等行為來實踐菩薩的悲願。
- **政治與精神象徵**:達賴喇嘛作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不僅是宗教領袖,也是藏族團結和文化認同的象徵。
總結
觀世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是慈悲的象徵,其影響力滲透於宗教、藝術、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六字真言、修持法門和儀式,藏族人與觀世音菩薩建立深厚的靈性連結。其由來結合了印度佛教的傳承與藏地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藏傳佛教觀音信仰傳統。
保存方式 : 請置於陰涼乾燥處
保存期限 : 妥善保存無期限

長度 : 7寸
重量 : 75公克
保存方式 : 請置於陰涼乾燥處
保存期限 : 妥善保存無期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Zambal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
服務信箱:ZambalaLLC@gmail.com
電話:02-2100-1919
傳真:02-2523-1515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04號
Unless stated otherwise in content's license. Design B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