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專區 Wholesale at Zambala
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
twitter Plurk Plurk
Sign in /
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彩色五張天馬旗(中)
彩色五張天馬旗(中)
屬性 : 5 pages
大小 : 50x30cm
產品編號:1715

零售價格 NT 500
批發價格 NT XXX
《觀看批發價請先 (申請) 成為批發商》
無庫存
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
02-21001919
產品內容介紹

材質 : 彩色印刷 . 粗織布 . 佛像 .  咒文

尺寸 : :約   50x30cm X 5 面

敘述 :

風是馬的天然要素,當馬疾馳時,風起迎之。經文由風傳播,在西藏,經幡也叫做「風馬旗」。在藏醫和星象學體系都認為人的精力或協調需要四大要素:命、身、自在、運氣。而風馬本身象徵這四大要素所產生的正氣,可以消除疾病、災禍、邪惡和星際影響引發的一切「障」。

 

風馬旗本身具足諸佛之身、語、意、功德、事業。風馬的五種色彩代表止息五毒煩惱,增長五智。懸掛時最高處由藍、白、紅、綠、黃色為序,則善運產生。另外也有象徵五佛及五大元素的用意。

 

天馬旗,又稱風馬旗或祈福旗,是藏傳佛教中一種重要的祈福法器,其起源可追溯至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印度故事。根據藏傳佛教的傳說和經典記載,天馬旗的由來主要與兩個經典事件相關,這些故事強調了其消除障礙、增長福德的殊勝功德。

 

1. **國王重病的故事**: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印度有一位國王身患重病,醫藥無效。他前去向佛陀請益,佛陀開示,這是國王前世眾生業障所致,非單純的業力,而是外在障礙。佛陀建議國王在七天內於淨地施放(懸掛)十萬面天馬旗,並以虔誠心回向眾生。國王依教奉行,旗幟隨風飄揚,經文功德散布四方,不僅國王的病立即痊癒,還使周遭眾生蒙受福澤。此後,天馬旗成為對治病業、障礙的方便法門。

 

2. **阿修羅與天人戰爭的故事**:  

   另一說法源自阿修羅界與天人界的戰爭。阿修羅屢屢敗北,向佛陀求助。佛陀開示天馬旗的殊勝功德,阿修羅依法在戰場高處施放天馬旗,旗幟隨風舞動,帶來加持力量,阿修羅因此轉敗為勝。後來,佛陀住於三十三天時,應釋提桓因(帝釋天)的請求,再次詳細宣說天馬旗的利益,強調其能平息戰亂、增長智慧與福報。

 

這些故事最早見於藏傳佛教的密續經典和苯教(西藏本土宗教)傳統中,苯教視風馬旗為原始祭祀工具,用以祈求風神與馬神護佑,後融入佛教體系。風馬旗的顏色通常為五色(白、紅、綠、黃、藍),象徵五方佛、五智與五蘊轉化,旗上印有經文、咒語(如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圖騰(如風馬圖案,象徵迅捷的風馬馱經文四方),其設計融合了苯教的薩滿元素與佛教的慈悲理念。

 

天馬旗的使用時機

 

天馬旗的使用時機多與藏傳佛教的祈福儀軌相關,強調在「風通順達、眾生廣被」之處施放,以放大功德。常見時機包括:

 

- **日常祈福與消除障礙**:當個人或家族遭遇病痛、事業阻滯、家庭不和或運勢低落時,可施放天馬旗對治業緣障礙、增長福氣。特別適合重病或災厄後的恢復期。

  

- **節慶與法會**:如藏曆的「世界煙供日」(每年農曆四月十五左右),或寺廟的煙供法會、轉山朝聖活動。此時集體施放天馬旗,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特殊地點與事件**:在西藏聖地(如岡仁波齊山頂)、高山峰、河口、道路關口或風口等通風良好、高聳之處。傳統上用於戰爭平息、災難祈安,或朝聖者過山隘時,象徵跨越障礙。

 

- **現代應用**:在全球藏傳佛教徒中,也用於新居入厝、開業慶典或環保祈福(如對抗氣候變遷),以其隨風散布的功德利益自然與眾生。

 

總之,使用時機以「心誠意切、風助功成」為原則,適合任何需要增長正能量、化解負業的時刻。

 

天馬旗的使用方式

 

天馬旗的使用方式簡單便捷,核心在於「懸掛與回向」,讓風力帶動經文功德隨風飄散,利益十方眾生。以下是詳細步驟與注意事項:

 

1. **準備材料**:

   - 天馬旗通常為長條形布旗,一組約10-20面,長度1-2米不等。五色旗依序排列:白(東方,象徵空行)、紅(南方,象徵增長)、綠(西方,象徵調和)、黃(北方,象徵延壽)、藍(中央,象徵智慧)。

   - 旗上印有藏文經咒、風馬圖案(馬馱寶珠奔馳於風中,象徵迅捷傳播福德)。

 

2. **施放步驟**:

   - **選地**:選擇高處、通風佳的場所,如山頂、樹梢、屋簷或橋樑。避免低窪或風弱之地,以確保旗幟飄揚。

   - **懸掛**:用繩索將旗組綁於東西方位(從東向西綁定,順時針方向),讓旗隨風自然舞動。邊掛邊念誦咒語,如六字大明咒或專屬風馬祈文:「嗡 班雜 咕嚕 貝瑪 悉地 吽」(祈請風馬加持)。

   - **回向**:施放後,虔誠回向:「願此功德利益一切眾生,消除障礙,增長福慧。」可結合誦經或煙供儀軌,放大效果。

   - **數量與頻率**:傳統建議至少一組(10面),重障礙時可多放(如國王故事中的十萬面)。旗舊損後可焚化回向,不宜丟棄。

 

3. **功德與禁忌**:

   - **功德**:旗隨風動,經咒功德如風般無礙散布,能淨化環境、護佑施放者與眾生,帶來健康、長壽、智慧增長。藏傳上師常說:「一旗功德勝過千經,風吹一處,福及四方。」

   - **禁忌**:心存惡念或不潔時勿施放;旗不可倒掛或踩踏;現代印製旗宜選正統寺廟出品,避免商業仿製品。

 

天馬旗不僅是宗教工具,更是西藏文化象徵,體現「慈悲隨風,福德無邊」的哲理。若欲親自施放,建議諮詢當地上師指導,以獲最佳加持。

 

PS : 請盡量保持旗幟清潔 . 如有破損 . 建議立即更換 . 舊損旗幟可經由火化處理 . 如需丟棄 . 請單獨使用垃圾袋包裹在丟棄 .